株洲“獨角獸” 如何加速跑?

(原標題:株洲“獨角獸” 如何加速跑?)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正明

前幾天,胡潤研究院發佈《2025全球獨角獸榜》,全球1523家企業上榜。株洲企業中車時代半導體作爲湖南唯一的新面孔,首次入圍便領跑全省“獨角獸”,備受矚目。

獨角獸企業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城市發展的活力與潛力。近年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紛紛採取相關舉措,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獨角獸企業爲何如此重要?株洲該怎樣讓更多中小企業“高跳快跑”,長成引領行業發展的“獨角獸”?

大美株洲 資料圖

獨角獸企業有哪些特點?

什麼是獨角獸企業?

獨角獸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西方神話中的獨角獸形如白馬,額頭有螺旋形角。中國神話中獨角獸是一種吉祥之物,被視爲美好時代的象徵。2013年,美國著名投資人阿里·李首次提出獨角獸企業的概念,以示其較爲罕見。從評價指標來看,它一般是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還未上市的創業公司。

從獨角獸企業的定義不難看出,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是其顯著特徵。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與產業版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成爲各國企業競爭的新賽道。作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獨角獸企業成爲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與創新生態的重要風向標。

獨角獸企業有多厲害?從《2025全球獨角獸榜》中國“十大獨角獸”名單就可見一斑:字節跳動、螞蟻集團、SHEIN、微衆銀行、小紅書、米哈遊、Oppo、榮耀、Vivo、滴滴、長江存儲……這些企業都是各個領域的領頭羊,有些只用短短几年時間,就成長爲影響力巨大的國民品牌。

再放眼全世界,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價值高達2.6萬億元人民幣,抖音和豆包的所有者字節跳動價值也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他們以驚人的速度重塑創新生態。

具體到中車時代半導體,價值爲225億元人民幣,排在榜單第326位。其是中車時代電氣下屬控股子公司,形成了IGBT、碳化硅、IGCT、晶閘管等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工藝、製造、封測完整產業鏈,產品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經成爲國內功率半導體領域龍頭企業。

時代半導體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上世紀60年代,中車株洲所成立,即涉足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2005年,中車株洲所設立子公司中車時代電氣,並於2008年戰略併購英國丹尼克斯半導體公司。此後,時代電氣在株洲建成國內第一條8英寸的IGBT芯片生產線,並持續加大投入和平臺提升。2019年1月,時代半導體正式註冊成立。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時代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43.65億元,產品在軌道交通、電網領域市佔率居國內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時代半導體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國家電投、中信證券等衆多超豪華投資人增資,金額高達43.28億元。

株洲有基礎潛力大

在知株俠看來,株洲“獨角獸”的崛起,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一次厚積薄發。

近些年,除了獨角獸企業,株洲其他類型的市場主體也都在“長個子”。2024年,株洲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9家,累計達20家,總量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共培育84家;今年又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3家,總數突破600家……

“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等創新型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於企業自身努力,另一方面與城市產業整體發展氛圍密切相關,是一流的產業生態、創新生態、營商環境等多重優勢利好共振的結果。

一流的產業生態。株洲是新中國“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的八大工業城市之一,擁有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37個,近年來堅持建鏈引龍頭、強鏈育集羣、補鏈抓深耕,重點打造13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培育國、省產業集羣12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以軌道交通爲例,株洲產業規模突破1600億元,產業聚集度全球第一,“喝一盞茶的工夫,可以把製造一臺機車的上萬個零件,在方圓5公里範圍內集齊。”完備的工業體系、紮實的產業基礎、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爲“獨角獸”誕生提供了技術轉化和產業鏈配套的土壤。

一流的創新生態。創新是企業成長的核心動力,而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株洲向來都不吝嗇。從頂層設計來看,株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人才強市戰略,傳承和推廣“廠所結合”的城市密碼,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常年穩定在3%以上,形成了充滿活力的“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從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來看,株洲重組建成全國重點實驗室4個,打造軌道交通行業唯一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吸引賽迪國內首個先進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重金投入的效果也非常明顯,全球最大功率電力機車、國產最大無人運輸機等一批大國重器在株洲誕生,湖南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創新能力百強株企包攬前三、前十佔6席,“硬科技”屬性十足。

一流的營商環境。爲了讓企業有更良好的發展環境,株洲打出政策組合拳,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

通過創新推出製造名城早餐會、“企業辦事不求人”等機制,大力開展服務企業“一降一升”行動和“國企帶民企、大手牽小手”供需對接等活動,評定科技型瞪羚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政策、科技、金融、產業實現良性循環,株洲爲獨角獸企業的培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雖然基礎很好、潛力很大,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培育“獨角獸”,株洲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如何跑出更多“獨角獸”?

今年全國兩會,“獨角獸”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下,一場中國城市的獨角獸企業“養成”競速正持續進行。

比如,3月初,深圳搶先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累計培育瞪羚企業1000家、獨角獸企業80家。

那麼,株洲應如何“養成”更多的“獨角獸”,以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瞄準未來,爲企業起飛創造更多風口。一家企業的爆發式成長,並最終崛起爲“獨角獸”,往往與產業的整體騰飛有很大的關係。比如,2023年,重慶汽車產量升至全國第二,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37%,獨角獸企業阿維塔崛起的背後,就離不開重慶強大的汽車產業集羣的支撐。

知株俠認爲,想培育更多獨角獸企業,需要結合株洲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前瞻性地找準未來賽道,進一步支持引導新能源、低空經濟、北斗、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等前沿產業,讓更多“東風”助力株洲企業乘勢而上。

同時,主動開放智慧城市、綠色低碳等領域的重大應用場景,吸引獨角獸企業參與解決方案設計和落地,以場景驗證技術、迭代產品、培育市場。

給足“養料”,讓耐心資本助力獨角獸企業養成。許多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都處於科技發展前沿,具有回報週期長、資金需求大、投資風險高等特點,尤其需要“耐心資本”做長久堅實的後盾。

一方面,持續打造最優的投資環境,深入開展“創新成果轉化年”活動,讓投資者看到株洲科技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願意長期投資。另一方面,聚焦“3+3+2”現代化產業體系,擴大金融有效有力供給,用好科創基金港,做強產業基金,以政府性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有效引導更多戰略資本、耐心資本,推動株洲“硬科技”的發展。

做好梯度培育,讓後備軍不斷涌現。目前,株洲已形成了部門協同聯動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機制。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企業需求,最大限度地轉化株洲創新資源、產業集羣優勢,構建全鏈條培育生態,就能讓更多中小企業脫穎而出。

另外,從人才培養、政策獎補、創業孵化等多個方面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讓更多“金種子”在株洲大地結出“金果子”。

知株俠相信,當發展生態不斷優化、創新創業活力不斷激發,更多的“獨角獸”必將在株洲大地跑起來。

編輯:李毅哲

二審:胡文潔

三審: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