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昌觀點》臺灣音樂家頂級對話 從《城堡的邀約》淺析王文娟 王建堂 謝介豪的三重奏藝術

富瑜樂團三位首席級音樂家,小提琴王建堂(左起)、鋼琴王文娟與單簧管謝介豪。(富瑜樂團提供)

富瑜樂團三位首席級音樂家,小提琴王建堂(左起)、單簧管謝介豪與鋼琴王文娟。(富瑜樂團提供)

音樂殿堂裡,常出現一種彷彿令人瞬間定格的永恆,將人帶入一方細膩而深邃與聽覺對話的境域。一場由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與富瑜文教基金會合辦的音樂會《城堡的邀約》,在春雨闌珊的假日(2/23)午後演出,富瑜樂團三位首席級音樂家,小提琴王建堂、單簧管謝介豪與鋼琴王文娟攜手演繹了六首室內樂作品,極其出人意表地精細而令聽者愉悅。三人展現出絕佳演奏默契,經由縝密的聲部交流,賦予了室內樂近似「歌劇」般華美的戲劇性與靈動。

以單簧管與小提琴競技爲主軸的普朗克(Francis Poulenc)作品〈城堡的邀約〉(L invitation au chateau FP 138),謝介豪在高音區急速琶音間展現的漂亮氣息控制,彷彿霧氣繚繞般,勾勒出普朗克特有的苦澀甜美。王建堂以微分音揉弦迴應,其高聲部旋律如燭火搖曳,低聲部和聲則似暗影匍匐。王文娟的鋼琴彷若羽管鍵琴,指尖在黑白鍵間製造出琺瑯質光澤的裝飾音羣,把現代和聲與古典結構的矛盾化爲精妙平衡。

改動大提琴爲低音單簧管,且由小提琴替換原單簧管高音聲部的貝多芬(Beethoven)〈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作品11(Piano Trio B flat major Op.11),以一種昂揚而戲劇化的方式展開。第一樂章類軍樂主題,在王文娟指下彷若金石共鳴,左手八度震音以非連奏處理,模擬定音鼓的堅定脈動,與右手的裝飾音形成立體對位。謝介豪在轉調段落,透過細膩音色變化,使降E調與原調間產生微妙的色差,如光線折射般變幻。王建堂則運用似巴洛克時期的不等式演奏手法,瞬間將機械性的十六分音符幻化成輕盈的舞蹈。

富瑜樂團三位首席級音樂家,小提琴王建堂。(富瑜樂團)

第二樂章宛如三位音樂家的黃昏絮語。謝介豪在極弱奏中維持氣柱穩定,使單簧管的中音區散發懸浮共鳴之美;王建堂的泛音滑奏如露珠滾落蛛網,與王文娟左手踏板營造的暮色氛圍交融相映。至於第三樂章的變奏曲,更是三人默契的試煉場。見王文娟在第七變奏的交叉手快速音羣間遊刃有餘,王建堂輔以跳弓斷奏,猶似還原了維也納中央咖啡館音樂的俏皮風情,謝介豪則在終段華彩樂句上巧妙融入匈牙利民謠裝飾音,使整首作品展現出吉普賽般的熱情與自由。

普朗克的〈單簧管奏鳴曲〉(Clarinet Sonata, FP 184 2nd)第二樂章與〈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 FP 119 3nd)第三樂章,皆展現出詩意和戲劇性的交融。謝介豪藉着「氣聲顫音」模仿人聲的哭泣顫抖,讓單簧管依稀訴說着難以言喻的情感。王文娟用觸鍵直接輕撥鋼琴琴鍵,營造鐘鳴般的餘韻,令整體聲響形成層層遞進的立體感。王建堂在小提琴奏鳴曲上,把普朗克的戲謔節奏轉化爲新爵士語法,高音弦輕點如芭蕾足尖,低音弦則厚重如探戈踏步,王文娟再次使出延音踏板技巧,讓不和諧和絃懸浮於空氣中,像彩色玻璃碎片折射出斑斕光影。

富瑜樂團三位首席級音樂家,單簧管謝介豪。(富瑜樂團提供)

布里吉(Frank Bridge)的〈春之歌〉(Spring Song,H.104 No.2)恰似印象派畫作的音樂轉譯,三位演奏家以「音色透視」層層疊映春日晨曦。謝介豪用弱音器單簧管吹奏持續音,仿若遠山輕霧,王建堂採取指板演奏,使音色如湖面微漾,王文娟在鋼琴高音區靠指尖輕撫琴鍵,那泛音如蒲公英絮語般飄散。音樂在三人細緻的微分動態變化下,將春光流轉的詩意描摹得絲絲入扣。

易沙意(Ysaye Eugene)的〈孩子的夢〉(Rêve d' Enfant op.14)則營造出一種如夢似幻的搖籃曲氛圍。王建堂在左手泛音與實音間遊移,模擬夢境與現實的邊界,右手則以絮語般的鬆弛弓法,輕輕撫慰着夜的靜謐。謝介豪的單簧管超高音泛音迴應着這分柔和,而王文娟默契般運用無聲按鍵技法,讓琴鍵只留下踏板餘韻,如嬰兒房內音樂盒的記憶低語。

最後,佛瑞(Gabriel Fauré)的〈搖籃曲〉(Berceuse from Dolly suite op. 56)把這場音樂盛宴引向絕對的靜默與和諧。王文娟輕巧的右手旋律,如汞珠滾落鏡面,每個音符無比圓潤細膩,左手分解和絃,從低音區向上流動,彷彿顛覆了重力法則,讓音樂呈現出一種漂浮的夢幻感。王建堂在E弦上的細膩震音,猶如月光穿透夜幕,而謝介豪透過循環呼吸,牽引單簧管長音幻化作和聲的靈魂,最終三人共同將聲響融入寂靜之中,如宇宙塵埃消散無形。

富瑜樂團首席級音樂家,鋼琴王文娟。(富瑜樂團提供)

這場室內樂的演出,並非只是技藝的堆疊,而是一次對音樂本質的深度探索。謝介豪掌握氣息的拓撲學,王建堂用揉弦解讀歷史語法,而王文娟則構築出鋼琴作爲「第三維度空間」的聲響建築。他們取顯微鏡級的細節雕琢,讓每件樂器既保有自身獨特的棱鏡折射,又在交錯中建構出無瑕的音樂光譜。這場演出着實令人驚豔,三人把聲音藝術推向一種極致,並在音符消散後,於心靈深處留下一抹永恆的迴響。

演出後,富瑜樂團這三位優秀音樂家,將緊接於4/13在國家演奏廳,以金庸武俠爲底蘊,爲所策畫的另一場音樂會 -《俠韻系丹心》富瑜室內樂集作演出。深信,華人古典音樂圈對於黃輔棠大師創作的金庸武俠系列音樂並不陌生,但難免好奇,曲目中,貝多芬、貝爾格與哈察都量三位巨擘的作品是如何與金庸產生連結?值得親臨現場洗耳恭聽,同時可以再一次欣賞三位音樂家的精湛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