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同心:提升枸杞採摘技能助產業發展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紅豔豔的枸杞果壓彎了枝頭。在該縣河西鎮同德村潤德莊園的枸杞種植基地,一場別開生面的“擂臺賽”激戰正酣。同心縣“促技能提升 助產業發展”農民工枸杞採摘技能大賽在此舉行,100名從各鄉鎮遴選出的採摘能手齊聚一堂,手指翻飛間,鮮紅的枸杞如雨點般落入竹筐。

短短六十分鐘的激烈角逐,不僅考驗着指尖的速度,更檢驗着對“免碰傷、無枝葉、無青果”等質量標準的把握。最終,馬金花等60名選手脫穎而出,分獲一、二、三等獎。手捧鮮紅的榮譽證書,馬金花難掩激動:“從大山裡搬遷到同德村,之前都沒怎麼見過枸杞,到現在一天能摘一百三四十斤!我們一家三口在這務工,真沒想到,摘枸杞也能捧回大獎。”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彰顯出當地枸杞產業蓬勃發展的底色。如今,同心縣已培育枸杞種植企業4家、合作社4家,寧夏潤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菊花臺莊園枸杞種植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紮根於此。種植地主要分佈在河西、下馬關、王團等鄉鎮,主要種植品種爲“寧杞7號”。“潤德莊園”“得養生”等5個自主商標品牌目前已贏得良好的市場口碑。

小枸杞已裂變出大產業。枸杞產品形態從傳統的乾果,拓展到枸杞酵素、凍乾果、芽茶等高附加值品類,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自每年六月下旬開始至八月末的採摘季,可收穫5~6茬鮮果,全年帶動就業50餘萬人次。

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同心縣“政府引導、企業投資、羣衆參與”的合力推動。該縣總工會聚焦特色產業,將勞動技能競賽打造成農民工錘鍊本領、展現價值的舞臺。此次競賽不僅是技藝的比拼,更是以競技賦能、產業聯動推動就業轉化的關鍵一招,有效引導廣大農民工向農業產業工人、向工會會員轉變,爲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力量。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