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先導公車 視量能研議增班

新竹市政府積極推動大衆運輸,但遭審計室點出,轄內超過6成區域無公車服務,部分路線班次不敷民衆需求。(王惠慧攝)

新竹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大衆運輸,卻遭審計室點出,轄內超過6成區域無公車服務,部分路線班次不敷民衆需求,要求改善。對此市府表示,與周邊縣市共同提供多元服務,若納入臺鐵、公路客運與園區巡迴巴士等,整體公共運輸涵蓋率達91%,去年12月已新闢先導公車路線,展現推動公共運輸決心。

新竹市審計室報告指出,市府爲提供民衆便捷的公路運輸服務,委託新竹汽車客運等5家業者辦理市區客運,並配合交通部推動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劃,補助市區客運路線營運虧損,2021至2024年度覈定補貼金額,分別爲1571萬餘元、1562萬餘元、3215萬餘元及3615萬餘元。

但報告也指出,去年市區汽車客運載客總人次爲398萬餘人次,經運用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臺及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分析,市區公車涵蓋區域佔整體比率爲39.56%,顯示尚有60.44%區域,未設公共運輸服務,且其中7.76%區域人口數高於全市平均,公車服務涵蓋率有待提升。

此外,截至2024年底,市區公車營運路線共有26條,經分析各路線營運情形發現,部分路線班次實際服務人數已超過最大載客量,如新竹客運藍線1區、國光客運182等路線,難以有效滿足民衆通勤需求,建議市府進一步檢討交通資源配置,並配合民衆需求妥爲規畫服務班次及站點,提升公車服務整體涵蓋率。

對此,市府交通處說明,新竹市與鄰近縣市、區域提供多元的軌道與公車服務市民,包括臺鐵、市區公車、幸福小黃、公路客運、園區巡迴巴士等服務,整體公共運輸涵蓋率達91%。市府也表示,去年12月已新闢先導公車路線,展現推動公共運輸決心,並將視客運業者營運量能,研議適時增班,以迴應民衆乘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