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桃市將跟進 全臺過半縣市提訴願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中)宣佈將針對中央砍地方補助款提訴願。(王惠慧攝)
行政院統刪地方補助款爭議未歇,民衆黨執政的新竹市府12日直指政院刪減一般性補助、短撥統籌分配稅款、計劃型補助也可能減少比例,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宣佈將提訴願。之前強調先透過公文向政院表達立場的桃園市長張善政也不忍了,他說,中央統刪一般型補助款,又調降計劃型補助上限,是雙輸的做法,桃園不排除訴願。
縣市政府提訴願的期限爲本月16日,目前全臺22縣市除了綠營5縣市主張追加預算,17個非綠縣市只剩新北、基隆未表態及苗栗、金門不提訴願,其餘13縣市已提或將提訴願。雖然臺中市長盧秀燕對訴願結果悲觀,但臺北市長蔣萬安透露,已與臺中等縣市說好,必要時不排除提行政訴訟。
新竹市昨指被政院刪減一般性補助約9.8億元,加上統籌分配稅款至今短撥7.8億元,未來計劃型補助也可能減少補助比例。邱臣遠表示,市府嚴正抗議,上週市府秘書長張治祥到立院表達立場,盼中央儘快收回成命,將正式向行政院提訴願。
邱臣遠說,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輪迴說」,補助地方政府若有差別待遇,甚至以不同政治立場做依據,非常不恰當。而被刪減的一般性補助,最主要影響教育、社福跟基礎建設。「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弱勢」,呼籲中央以民衆福祉爲念,做善良的選擇。
張善政指出,一般性補助是法定製度,中央隨便刪除桃園27%補助、20幾億元是不合法行爲,若舉債就要好幾千萬元利息,大幅影響建設發展;政院調降計劃型補助款是按個案補助,目前最高上限90%,卻要降到50%,對桃園市很多如火如荼進行的建設影響非常大。
「勸行政院要三思。」張善政直言,這樣是雙輸的做法、非常不智;中央跟地方很多建設是分不開的,若要這樣把責任推給地方,全國很多建設推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