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解封供不應求 知名小吃大排長龍
彰化以溫體豬爲主要食材的肉圓店(圖)、爌肉飯,昨天上午重新營業,生意興隆。記者黃仲裕/攝影
昨天市場豬肉攤全面恢復正常營業,幾個縣市肉品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現象。臺中市長盧秀燕昨也到市場關心豬肉供應狀況,發現略有供不應求導致價格稍高,她表示會繼續觀察市場價格與供需情形,並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前天禁令解除後,以溫體豬爲主要食材的彰化各爌肉飯及肉圓店,昨天上午紛紛重新營業,知名的「阿泉爌肉」及「阿璋肉圓」等名店,顧客更是大排長龍;顧客都說,「等了好久,總算又吃到這美好的滋味」。
盧秀燕上午到東區建國公有市場,視察重新開市首日的豬肉攤狀況。她說,部分攤商有增加備貨量,有人準備超過平常1倍以上的存貨,但仍有點供不應求,進貨量與顧客量都增加,豬肉批發價格上升,整體還算穩定,銷售也很熱絡。市府會再多注意幾天,昨天全市都加強清消,持續爲食品衛生安全把關。
苗栗縣是全臺黑毛豬最大的消費市場,肉品市場前天拍出均價高達每公斤125元,全臺最高;昨天又打破昨天行情,均價上升到130元。
苗栗肉品市場總經理林澄清表示,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週六拍出的數量僅約300頭,昨天增至600多頭,但仍供不應求,不少承銷人反映「豬肉不夠」,週一將加碼進貨至1040頭。
曾獲第一屆500碗最高榮譽的彰化「阿泉爌肉」,禁令期間改賣滷雞腿飯,解禁後,昨早6點起恢復供應爌肉飯,很多死忠顧客店門還沒開就已排隊。老闆謝泊宏說,備貨比以往多了兩成;雞腿飯,仍維持每天80份。
彰化以溫體豬爲主要食材的肉圓店、爌肉飯(圖),昨天上午重新營業,生意興隆。記者劉明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