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麪水量不對「毀口感」 臺日專家教煮 Q彈還不會糊一坨

日本專家指出,雖然用大量的水煮麪需要花點時間,但若因水量過少犧牲了味道,就得不償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許多人煮麪時,爲了省水、省時間,常只用少量的水烹煮,但這樣的做法反而讓麪條口感變差、糊成一坨。要讓面煮得好吃Q彈,水量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日本專家指出,水量太少,鍋內對流不易形成,面體會受熱不均、口感不佳。臺灣制面業者也指出,煮麪時水加太少、火不夠滾,等於只是把面泡熟而已,還容易糊成一團,想煮出好吃的面,其實是有正確步驟。

根據日媒《Grape》報導,煮麪時使用「大量的水」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日本「全國乾麪協同組合聯合會」指出,使用充足的水煮麪時,鍋內的熱水會產生對流,使麪條能均勻受熱、煮得一致。若水量太少,對流不易形成,就可能導致面體受熱不均、口感出現差異。

烏龍麪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食鹽,若用充足的水量烹煮,鹽分能適度溶出,讓麪條口感更佳;若水量太少,鹽分就不容易被釋出。

烹煮新鮮生面,同樣需要大量的水。日本知名制面品牌島田屋指出,生面要煮得好吃,關鍵在於使用沸騰的大量熱水,並只放少量麪條。若水量不足,放入麪條時水溫會瞬間下降,重新沸騰需要時間;水溫過低時,麪條不僅無法充分煮熟,還容易斷裂、口感變差。

新莊公有市場的菜販廖炯程曾在臉書影片分享,煮麪老是糊成一坨,並不是麪條的問題。制面業者指出,煮麪時水加太少,麪條無法翻動,就容易糊成一團,另外,火不夠、水不夠滾也是原因之一,這樣煮法只是在「泡」面。想要把面煮得好吃,水一定要多、煮開後才能下鍋,烹煮時要攪拌讓面體散開,約煮3-5分鐘即可。若不嫌麻煩,麪條煮完過冰水或是最後烹煮時加冷開水,也都能讓面變得更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