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麪老是糊成一坨!麪攤老闆曝原因 1東西不能省
▲麪攤老闆表示,煮麪若會黏在一起,最大問題是水放得不夠多,麪條沒有空間翻動所導致。(示意圖/unsplash)
圖文/CTWANT
臺灣「麪食主義」的民衆不可勝數,不過自己在家煮麪條時,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煮到整坨黏在一起。對此,有面攤老闆解釋,麪條煮到糊成一坨,最大的可能原夬就是水加太少,麪條沒有空間翻身、攪動。他也分享一個小撇步,在麪條煮完後,過冰水或加一點冷水,能夠使麪條變得更加緊實,不容易黏在一起。
時常分享食材知識的新莊公有市場菜販廖炯程近日疑惑道:「每次煮麪都會黏成一整坨,不知道是不是麪條的問題?」由於不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因此實際詢問麪攤老闆後,將影片分享至臉書粉專。
麪攤老闆對此直言「這不是面的問題!」強調其實麪條煮到糊掉,通常不是麪條的問題,而是烹煮過程中「水放得太少」,讓麪條本身沒有足夠的空間翻身;另一個可能則是火不夠熱、水不夠滾,就將麪條下鍋,等同於「面是用泡的」,且麪條也沒有適度攪散,口感就會比較差。
麪攤老闆指出,各種麪條的厚度、溼度都不同,因此烹煮過程,應避免使用平常煮麪的時間長度和經驗來判斷,但不管是哪種麪條,只要水放得夠充足,待水滾開後再將麪條下鍋,並將其攪拌開來,通常只要煮3至5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另外,麪攤老闆也提供一個妙招,若是不嫌麻煩的話,在麪條煮好之後,可以將其過冰水或是放入一點冷開水下鍋攪拌,可以讓麪條更爲緊實,麪條就比較不會黏在一起。
延伸閱讀▸ 女兒想全額招待60歲老媽出國卻心超累 全場嘆:一律跟團▸ 男友接受婚前性行爲「卻要求女友是第1次」 網傻眼:只是想騙砲▸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