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中國 · 我在行動㊷ | 發揮多方力量,解決“先廠後房”小區煩心事
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加快,噪聲污染日益成爲社會廣泛關注問題,“先廠後房”小區的居民對企業產生的噪聲十分困擾。遼寧省有關部門積極迴應羣衆關切,保護人民羣衆聲環境權益,鞍山市某企業噪聲擾民問題的解決正是其中之一。遼寧省鞍山市生態環境局海城分局接到投訴後,第一時間啓動相關機制,從政府、企業、羣衆三方面入手,壓實主體責任,採取管理與技術手段,有效降低噪聲影響,達到了羣衆滿意的目的。同時結合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和工業退城入園計劃,優化用地性質,徹底解決了羣衆反映的噪聲擾民問題。
鞍山市生態環境局海城分局共接到海城市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噪聲問題的投訴76件。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和海城市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省、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加強幫扶指導,海城市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將這一典型工業噪聲擾民案例作爲重點信訪案件跟蹤辦理,全力保障人民羣衆環境權益。
爲切實增強周邊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鞍山市生態環境局海城分局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教育與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及時啓動信訪預警機制,建立了“把脈問診+問題清單+持續跟蹤”企業幫扶機制,積極推動企業開展噪聲污染綜合整治,取得良好成效。
一、把脈問診,列出清單
爲徹底弄清該企業現場噪聲排放情況,海城分局採取“晝夜突擊檢查+調研走訪”的方式,對企業各個工藝流程和產生噪聲的環節進行現場調查。調查發現,該企業噪聲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生產車間設備在生產作業時會產生噪聲;二是北側的貨運場裝卸貨物時會產生噪聲。調查還發現,該企業安裝了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和在線監測設施,但投訴羣衆所在小區距該企業最近距離不足10米,確實受到噪聲影響。
二、制定方案,持續跟蹤
收到投訴以來,海城分局多次到該企業調研,一是組織專家對企業現有工藝和污染防治設施情況進行梳理,指導企業進行佈局優化和深度治理,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提升方案,幫助協調解決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二是建立信訪調度機制,第一時間將企業整改情況向羣衆反饋,加強互動和溝通;三是指定專人負責,每週調度整改進展情況,及時對接指導。
三、多方配合,完成整改
充分發揮政府監管、企業治理、羣衆監督的作用,有效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在政府層面,鞍山市生態環境局海城分局走訪羣衆,指導企業實施降噪工程,得到羣衆理解;海城市政府爲徹底解決羣衆反映的噪聲擾民問題,合理調整規劃佈局,對企業實施徵收。目前,依法徵收程序已進入“徵拆公告”程序,周邊羣衆基本滿意。
在企業層面,採取拆除壓磚生產線、外牆安裝隔聲屏、修建封閉廊道等措施減少噪聲,同時通過調整裝卸和運輸時間,避免夜間作業等手段,從源頭避免夜間噪聲擾民。
在羣衆層面,投訴羣衆全程參與監督企業治理過程和監測過程,保障全過程的公開透明,有效發揮羣衆的監督作用。
供稿 |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
編輯 | 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