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商品規模 衝上500億

八檔主動式ETF 圖/經濟日報提供

今年爲主動式ETF元年,自首檔5月5日掛牌以來,目前己經有八檔相關產品,總規模在9月正式跨過500億元大關,主動式ETF持續成爲市場討論焦點,尤其隨着臺股來到高檔震盪,選股困難度提升,臺股主動式ETF持續成爲盤面吸金要角。

根據CMoney統計至3日,八檔主動式ETF總規模來到517.96億元,其中,主動統一臺股增長(00981A)205.13億元、主動羣益臺灣強棒162.52億元、主動野村臺灣優選41.07億元、主動野村臺灣50爲40.42億元,主動中信ARK創新、主動安聯臺灣高息、主動聯博投等入息、主動臺新龍頭成長,規模則介於12.08億元至22.92億元之間。前四大主動式ETF都是投資臺股,且市佔率依序爲39.6%、31.3%、7.9%、7.8%。

從績效表現來看,近一月以及近一季加權報酬指數3.1%和16.6%,同期間,主動統一臺股增長績效都是同類型第一,分別爲7.7%和29.6%;主動羣益臺灣強棒則爲7.5%、27.2%;主動野村臺灣優選6.5%、20.3%。

目前規模最大的主動統一臺股增長5月27日掛牌上市,挾着優異的績效優勢,上市至今共71個交易日,在第70個交易日(9月2日)規模突破200億,近期臺股呈現高檔震盪,也帶動資金潮,已連續八個交易日吸引資金,總計上市以來有41個交易日呈現淨申購。

統一投信臺股研究團隊指出,財政部看好臺灣2025年出口總額將首度挑戰5,000億美元大關,隨着出口表現續強,臺企獲利預估逐步上修,過往困擾市場的「匯損」、「提前拉貨恐損後續接單表現」的陰霾漸遠。在獲利可期和不確定性下降的助攻下,有助於修復臺股估值,預估9月超級央行周登場前,臺股較大機率將呈現震盪向上格局。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經理人陳沅易指出,當前並未出現重大利空消息,短線修正後有較高機率迎來反彈行情。從臺股後市來看,應着重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重點,加上對臺股科技產業長期保持成長的樂觀態度,在AI逐漸取代消費電子產品成爲未來趨勢下,臺灣最重要的半導體與硬體相關概念股皆可望迎來新一波的週期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