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 近年規模翻倍增
近年主動ETF不僅在新產品掛牌數量上快速超越傳統被動ETF,更在資金流入與資產管理規模上呈現倍速成長,預估2030年上看4兆美元,臺灣主動ETF成長力道強勁。圖/freepik
儘管目前在國內只有8檔主動式ETF掛牌,規模約新臺幣500億元,然因數檔主動ETF績效突出,讓投資人接受度愈來愈高。根據多家外資投信與研究機構的最新報告顯示,近年主動ETF不僅在新產品掛牌數量上快速超越傳統被動ETF,更在資金流入與資產管理規模上呈現倍速成長,預估2030年上看4兆美元,臺灣主動ETF成長力道強勁。
根據貝萊德(BlackRock)最新觀察,雖然主動型ETF在整體ETF市場中仍屬於小衆,截至2019年底僅佔全球ETF總資產管理規模(AUM)的 2%,但隨着基金經理策略創新與新產品持續涌現,至2025年6月已攀升至9%,成長幅度驚人。
貝萊德iShares股票產品策略亞太主管吳宇熙(Andy Ng)日前來臺時即表示,BlackRock非常看好ETF發展。自2019年美國法規鬆綁以來,主動式ETF的發展動能顯著加快,但指數型ETF仍保持龐大規模與成長力道。展望至2030 年,全球ETF市場規模可望達30兆美元,其中主動式ETF約佔4兆美元。
Morningstar(晨星基金)在「Active vs Passive Funds: Performance」報告中指出,主動式ETF的價值在於能結合「經理人專業選股」與「ETF 的透明度與交易便利性」,爲投資人提供介於傳統主動基金與被動指數ETF之間的投資選擇。
法人分析,隨着地緣政治衝突、利率轉折與科技題材快速演進,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傳統被動ETF難以全面捕捉超額報酬,反而凸顯主動式策略的重要性。尤其在債券市場,當前投資人佈局降息行情,主動ETF可透過靈活調整存續期與信用品質來爭取更佳風險報酬比;在股票市場,聚焦AI、半導體、綠能與醫療等長期成長題材的主動ETF,也更能掌握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