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工會創新舉措助力高質量發展 38項做法入選全國工會創新案例
原標題:寧波工會創新舉措助力高質量發展 38項做法入選全國工會創新案例
甬派客戶端寧波日報記者周瓊 李睿清 通訊員張佳婷
“浙江工匠”周國全紮根寧海模具行業二十餘年,是當地勞模工匠“幫幫團”成員,其與團隊爲全域企業攻克堵點300餘個,帶動拓展訂單1.2億元;得益於北侖靈峰工業社區構建的三級培育體系,胡路遙從一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小白”,成長爲手握27項專利的骨幹,助力公司突破技術瓶頸……記者昨日從寧波市總工會獲悉,上年度,全市各級工會38項做法入選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
在寧波海通時代農業有限公司的試驗田裡,職工“雙創”工作小組實現從品種研發到機械化採收的全產業鏈創新,去年,公司節省人力成本210多萬元。這一系列成果,是寧波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爲牽引,激活362萬名產業工人創新基因的生動實踐。據悉,去年全市產生職工技術革新項目1202項、發明創造項目1253項,有效助推各行各業發展,我市也由此成爲全省唯一的職工創新創效市域試點。
在立足企業、立足崗位不斷創新的同時,大批勞模工匠積極發揮示範引領“傳幫帶”作用。去年,全市開展“勞模工匠助企行”630場次,破解工藝優化、設備智能升級等技術難題1000餘個,爲我市產業鏈向高端躍遷注入澎湃“工匠動力”。勞模工匠學院的體系搭建和勞動技能競賽的提質增效,也從多維度爲全市職工提供技能提升平臺。在鎮海,以企業爲主導的全國首家綠色石化全產業鏈工匠學院,三年培育技能人才2200餘人,其中省級工匠17人,爲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提供人才支撐;慈溪市念好“三字訣”激發勞動競賽內生動力,助力一批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實現多項技術革新。
同時,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各地工會組織不斷落地工會服務的多樣化、精準化:206個工會驛站爲戶外勞動者提供全天候暖心服務;“數智化+片區化”創新機制服務保障388萬名職工會員,爲職工築起權益保障牆。從一系列的“關鍵小事”到“民生大事”,大批職工的“獲得感”正源源不斷轉化爲“創新力”。
來源:中國寧波網-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