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盈利的“寒王”,又做起了LP

寒武紀迎來了大爆發。

近日,寒武紀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報,數據炸裂:其營收超過11億,同比增長42倍,幾乎是幹一個季度頂去年全年;淨利潤超過3億,也終於扭虧爲盈。去年寒武紀股價翻了7倍,它終於向投資人證明自己不是“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成爲英偉達”,而是代表了中國AI算力的拐點時刻。

賺了錢的寒武紀沒閒着,轉頭當起了LP:聯手浙江台州黃巖區國資、誠美資本,合作成立了台州嘉道智能壹號基金。雖然基金規模不大隻有2億,但是3000億的巨頭下場,還是引起了市場關注。

而且從過往數據看,寒武紀不是第一次做LP。早在2021年就與涌金系的涌鏵投資聯手,設立了三葉蟲創投,是AI、芯片等領域的重要投資人之一。這次寒武紀聯手國資LP,將對浙江台州的產業生態發揮重要影響。

寒武紀的浙江夥伴

這支新基金名爲“台州嘉道智能壹號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額2億,由寒武紀(台州)科技有限公司出資19%、台州市黃岩國投出資75%共同設立。

寒武紀與台州的合作不令人感到意外。從2023年開始,台州黃巖區就開始着手打造算力中心。2023年2月,台州黃巖區就和寒武紀簽約建設“一中心、一基地”的合作項目。這一項目主要聚焦AI應用場景,建設算力基礎設施。

後來黃巖區的算力產業在寒武紀的推動下,迅速發展。文遠知行、T3出行、蘑菇車聯等一批自動駕駛、AI公司相繼落地臺州。前不久黃巖區相關負責人向外披露了台州算力產業的發展數據,“目前黃岩已經建成400P算力,正在建設600P,總的會達到1000P的算力。”

2024年5月,寒武紀CEO陳天石,還在臺州黃巖區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說寒武紀“將台州打造成爲浙江省內智算產業與數字經濟產業的新高地,並期望未來能夠輻射到華東乃至全國範圍。”

爲了完成這一目標,寒武紀與黃岩國資的合作日益加深。黃岩國投在2023年底與寒武紀一起設立了永寧智算公司,而這次設立算力投資基金,也是雙方合作緊密的表現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黃岩國投在股權投資上也不是新手。此前已經有過多次出資記錄,2021年它出資了金沙江聯合資本;2022年出資了華睿資本;2023年出資了復容投資。

這次出資的管理機構誠美資本,成立於2016年,早年間從事互聯網、遊戲等賽道投資。2020年後開始轉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科技領域投資。最近兩年投出了直真科技、山石網科等多家上市公司。前不久,誠美資本投資了AI算力方向的芯片集成光開關公司“質木科技”,專攻人工智能(AI)領域的高密度封裝集成公司“沛塬電子”。

反哺天使投資人,聯手涌金系VC

寒武紀是中國VC哺育起來的算力巨頭。它成立於2016年,2020年於科創板上市。在上市前,獲得了20多家機構的7輪融資。

上市之後,寒武紀投桃報李,開始在一級市場出資。2021年9月16日,“南京寒武紀涌鏵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這是寒武紀與涌金集團旗下股權投資部門涌鏵投資合資成立的公司。

涌金集團成立於1995年,是一家專注於金融服務產業的綜合型控股企業集團。旗下包括國金證券、雲南國際信託、國金期貨、國金基金等多個業務板塊。

作爲該集團股權投資版塊,涌鏵投資在一級市場雖然低調,但實力不俗。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涌鏵投資累計投資了429家企業,投資企業上市數量77家。而且涌鏵投資是寒武紀最早的投資人。2016年8月,寒武紀完成天使輪融資,元禾原點、涌鏵投資、科大訊飛投了陳天石5000萬人民幣。隨後兩年,涌鏵連番下注,一共投了三輪,是寒武紀早期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投資人之一。

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曾經在採訪中表達過對天使輪投資方的感謝,他說創業之初公司融資並沒有讓他很頭疼,因爲天使輪投資方對寒武紀的信任有加,首輪之後不斷跟投。而涌鏵投資正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掌舵涌鏵投資的洪亦修,亦是陳天石中科大校友。這層關係或許也是促成雙方緊密合作的契機。

這家合資公司很快發起設立了三葉蟲創投,該機構被視爲寒武紀的CVC。從目前的公開信息看,三葉蟲創投主要投資芯片與AI賽道,不完全統計已經出手了22次,投資了研視技術、芯巖光半導體、諾諦智能等公司。

一季度營收暴漲42倍,中國算力迎來拐點時刻

作爲巔峰市值超過3000億的巨頭,寒武紀可能會在未來持續向一級市場出資。畢竟從今年一季度的財報的數據看,其經營情況已經迎來了轉折點。

2024年公司財報顯示,全年營收11.74億,同比大漲65.56%。而今年一季度的數據更炸裂,營收高達11.11億元,而去年同期僅2566.61萬元,同比大漲4230%。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比得上去年一整年。而且再看歸母淨利潤,今年一季度扭虧爲盈,達到3.55億,而去年同期爲-2.27億。

這份成績單首先給了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們一份交代。

作爲去年最大牛股,寒武紀從1月開始持續上漲,到9月底前已經從110元/股左右的價格翻了快三倍。10月後,寒武紀上漲勢頭更加迅猛,短短三個月上漲至818元/股附近,成爲市值超過3000億的算力巨頭。

當時市場質疑,連續虧了9年的公司,市值竟然能夠一年翻7/8倍,達到3000億,寒武紀到底是按照什麼標準進行估值的?股民編了個段子:因爲寒武紀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成爲英偉達,所以就按照百分之一的英偉達市值進行估值。

當然,段子終歸是段子,寒武紀披露的最新財報數據,迴應了上述質疑:以寒武紀爲代表的中國算力公司,正處於拐點時刻。投資者也是真金白銀看好寒武紀,比如截至2025年3月31日,僅牛散章盟主(章建平)一人,就持有608.63萬寒武紀股票,持股超過40億元。

而且這纔是開始。隨着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國產替代的需求,未來寒武紀的增長潛力不菲。國盛證券就給出了未來三年的盈利預期,2025-2027年公司營收分別爲52.56、73.56、102.9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60、19.61、28.29億元。可見,創立快10年的寒武紀,纔剛剛進入它的爆發期。

這對於一級市場當然也是好消息。至少從經營情況而言,寒武紀可供調配的現金更充裕,擁有持續向GP出資的能力。特別是在早期給予陳天石大力支持的天使投資機構,或許會獲得更多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