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比喻貿易戰 謝鋒批美「生病讓別人吃藥」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以中醫藥比喻貿易戰現況表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能病急亂投醫、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全球產供鏈梗阻,將致各國商品短缺、物價飆升,治本之策是行氣血、通經絡,讓世界經濟之水流起來、活起來。(取材自中國駐美使館網站)

美中關稅戰升級,中國駐美大使謝鋒19日以中醫藥比喻兩國關係與貿易戰。他表示,中醫標本兼治、固本培元的理論精髓,爲走出關稅戰、貿易戰提供有益借鏡,強調「治病必求於本」,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能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

謝鋒19日出席中醫藥文化開放日並致詞表示,世界經濟成長進入瓶頸期,癥結在於成長動能不足,不能只顧眼下爭搶存量,而應着眼長遠做大「蛋糕」。全球化、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是世界過去幾十年繁榮的基礎,也是各國持續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

謝鋒稱,高築關稅壁壘,勢必引發國際經貿氣滯血瘀,顛覆世界經濟健康發展,1930年美國「史慕特-霍利關稅法案」加劇大蕭條殷鑑不遠。「大河沒水小河干」,全球產供鏈受阻,將導致各國商品短缺、物價飆升,傷害各方福祉,治本之策是行氣血、通經絡,讓世界經濟之水流起來、活起來。

針對中美關係,謝鋒表示,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應和平共存而不是迎頭相撞,兩敗俱傷。

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戰,如果別的國家把貿易戰強加於中國,「我們將勇敢面對、堅決反制」。

此外,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接受印度時報專訪稱,美國不是全世界,美國對外貿易量僅佔全球貿易總額13%,其餘87%的全球貿易由剩下的190多個國家構成。這些國家有巨大合作空間,仍能實現經濟穩定成長。

中印有責任共同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共同捍衛多邊主義,爲動盪不定的世界注入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