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徵駐芬蘭特約記者 學者:討好林昶佐?
中央社公開徵求駐芬蘭特約記者,由於駐芬蘭代表林昶佐上任不久,學者質疑,此舉可能讓外界誤以爲中央社是否特別討好林昶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央社公開徵求「駐芬蘭特約記者」,由於駐芬蘭代表林昶佐才赴任不久,國家通訊社的徵人動作引發議論。臺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說,中央社是由政府編列預算的國家通訊社,在當前網路時代應積極轉型,目前中央社海外記者僅20多人,多派駐重要國家,如今忽然新增駐芬蘭特約記者,中央社應說明有何重要性,以免被誤以爲中央社是否特別討好林昶佐。
中央社昨天公開貼文徵求駐芬蘭特約記者,以首都赫爾辛基爲派駐地點,️主要工作內容有3項:1、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進行採訪、編譯工作,爲中央社以中文撰寫新聞報導,拍攝新聞照片與影片。2、主要採訪範圍爲芬蘭,在社方需要時支援鄰近國家採訪。3、除一般新聞報導,亦需爲中央社月刊「全球中央」及官網「特派看世界」專欄撰稿。
中央社應徵條件有6項:1、以華文爲母語,具備英語、芬蘭或與其他外語尤佳。2、有中文新聞採編和報導經驗。3、需有中華民國國籍,或曾是中華民國國民,現具備芬蘭合法居留身分。4、具備新聞採訪熱忱,能夠在時間和期限壓力下有效工作,並因應突發新聞, 配合社方調度。5、提供至少5件曾公開發表之新聞報導作品。6、提供2名推薦人及聯絡方式。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說,芬蘭地處歐洲北緣,並非國際政經資訊重鎮,且僅500多萬人,他想不出中央社設駐芬蘭特約記者的必要,特別是在林昶佐出任該國代表後,此事更是讓人感到不解。中央社是國家通訊社,最好跳脫黨派與商業考量,以有限資源合理派赴記者去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等兩類區域,讓國人可有較平衡的國際新聞來源。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表示,芬蘭並非國際上動見觀瞻具廣泛影響力的大國,但現今中央社大陣仗徵求駐芬蘭特約記者,應該思考有無沒必要性,特別是中央社作爲國家通訊社,不應被認爲是爲特定人士做嫁衣,甚至「出口轉內銷」來包裝個人形象,不僅會做小國家通訊社的格局,更恐引發政治風波。
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指出,國家通訊社徵求駐外特約記者應全盤考量駐在國是否能有足夠的新聞價值和產出,尤其近年來中央社降低成本,大量縮減駐外人力,連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沒有特派員,導致俄烏戰爭只能引用外電,缺乏臺灣自己的觀點,反而芬蘭有特約記者,不是很奇怪嗎?
莊伯仲也建議,參考國外和中國大陸通訊社的做法,也未必以華文爲母語者才能擔任特派員,不乏聘用精通華語的外國人士擔任駐在國特派員的案例。
中央社徵人貼文引發不少網友留言,質疑「駐芬蘭代表配備官媒駐芬蘭特約記者,以前都沒有配備記者真是失職」、「直接到黨部找就好了」、「在芬蘭的臺灣人才幾位而已,還要有5件發表過的報導並2名推薦人,感覺很難達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