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昶佐任駐芬蘭代表 《紐時》「4字」精準點評
林昶佐參選 2016 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候選人,同時也是死亡金屬樂團閃靈(Chthonic)的主唱,2015 年 12 月 26 日在臺灣臺北舉行一場爲助選而辦的演唱會上表演。(圖/路透)
外交任命通常不會引起全球金屬樂迷的興奮。然而,當臺灣在週一任命被譽爲「亞洲的黑色安息日」的樂團主唱爲駐重金屬聖地芬蘭的代表時,來自各界搖滾迷紛紛歡呼。《紐約時報》更是點評這項決定,恰如其分。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臺灣總統賴清德任命閃靈(Chthonic)創辦人暨主唱林昶佐(Freddy Lim)爲駐芬蘭代表,這個決定恰如其分」,因爲芬蘭是全世界人均重金屬樂團數最多的國家,每十萬人中就有約80支樂團,這是一項常被樂迷拿來引以爲傲的數據。而林昶佐與這個國家早已結下不解之緣,他的樂團曾在芬蘭各大城市演出,也與芬蘭音樂人同臺。
而報導也指出,林昶佐獲選擔任駐芬蘭代表不僅僅是因爲音樂名聲,也與他在人權領域的努力與國際交流的經驗:他曾於2016至2024年擔任立法委員,並在2010至2014年期間擔任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的理事長。
現年49歲的林昶佐約在1995年創立了閃靈(Chthonic,發音爲THON-ik),爲樂團打造出融合臺灣在地傳說的重金屬神話體系,有別於部分西方樂團偏好的異教或撒旦意象。該團在2005年發行專輯《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意爲「真正的人」),於2006年登上美國市場,並在翌年進軍全球,引起國際關注。
這張專輯讓閃靈成功登上由英國重金屬傳奇人物奧斯本(Ozzy Osbourne)創辦並領銜演出的 Ozzfest 巡演,在美國 24 個主要城市演出。同年,他們也展開歐洲巡演。閃靈透過音樂與舞臺表演,喚起外界對臺灣處境的關注。
2007 年,《國際先驅論壇報》(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曾報導,閃靈透過「震耳欲聾的音樂與惡魔般的臉部彩繪,喚起外界對其家鄉政府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的關注」。
當時林昶佐解釋他如何在舞臺上向觀衆說明臺灣的處境:「我通常會這樣說:『聯合國自稱代表全世界的國家,但臺灣被排除在外,所以臺灣就像你們一樣,代表冥界!』當我一說『冥界』,他們就會沸騰起來。」
林昶佐在談及自己擔任新職的聲明中,強調了他多元的經歷,表示這些經歷讓他在臺灣的國際事務上「培養出一種使命感」。
他正式踏入政治領域始於2014年,當時數百名學生佔領立法院,抗議一項與中國大陸簽訂的貿易協議,擔心該協議會使臺灣更容易受到北京影響。學生們走上街頭,掀起後來被稱爲「太陽花運動」的抗爭行動,而林昶佐是當中最廣爲人知的參與者之一。
那時候,這位音樂人早已是直言不諱的倡議者——多年來,他幾乎是用吶喊在爲臺灣發聲。
2015年,他創立時代力量,隔年成功當選立法委員。不過在 2019 年,他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之後則加入執政的民主進步黨。
林昶佐在聲明中表示,擔任立委期間他積極參與外交事務,經常在深夜透過線上會議與國外議員討論「民主、人權與安全」等議題。他也提到,在國際特赦組織任職期間,曾與包括芬蘭在內的多個分會「攜手合作」,推動人權議題。林昶佐本人對媒體的置評請求未作迴應。
儘管重金屬樂迷對林昶佐的任命表示支持,但臺灣部分在野黨立法委員仍表達質疑。他們指出,林昶佐曾表示因焦慮症未服義務兵役,質疑他是否適任此一職位。
此項任命正值臺灣總統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之際,也引發部分人士批評,認爲這樣的立場風險甚高,尤其考量在地緣政治上反覆無常的美國總統川普可能無法對臺灣提供堅定支持。
同時,中國對臺灣政府的國際打壓依然持續。就在林昶佐新職公佈當天,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國在日內瓦年會上拒絕一項邀請臺灣與會的提案,原因是中國表示反對。
林昶佐在聲明中表示,臺灣與芬蘭近年在經貿合作及其他領域都有進展,他將在「這個穩固的基礎上」持續努力,並「爭取芬蘭對臺灣更強有力的支持」。
這位從金屬樂手轉戰政壇、如今又重拾音樂創作的人,以一句芬蘭語乾杯作結:「Kipp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