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打造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

廖俊智指出,量子與AI一樣,是大國競爭的舞臺,量子電腦具有超越目前超級電腦的運算潛力,全球先進國家均已積極投入研發。中研院先前已突破量子晶片製程、控制、及量測上的諸多瓶頸,成功打造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並以網路連線方式提供給計劃合作者使用,爲臺灣量子科技研究注入一劑強心針,可作爲後續相關技術及大型量子電腦的研發平臺。

廖俊智表示,儘管晶片製造與量子晶片存在差異,但仍然有相通的地方;中研院初期鎖定開發低溫超導量子電腦技術,未來將聚焦量子晶片製程科學,同時契合臺灣現有晶片製造既有利基。除此之外,中研院也與國外廠商合作,開發量子電腦所需要的儀器設備。

不過,由於量子晶片具有其特殊的製程條件與要求,無法直接套用現行半導體制程技術,因此,中研院已在南部院區打造國家級量子科技研究基地,聚焦研發量子晶片製程與量子電腦系統架構,並與國內產學研界合作。

面對全球AI浪潮,廖俊智回顧,近年AI領域經歷OpenAI的ChatGPT及DeepSeek兩次大躍進,兩者都是很大的突破,臺灣要如何在這波浪潮中,確保未來不落人後,甚至能夠脫穎而出?他認爲,可在現已有的基礎模型上做一些優化,製作產業馬上就可以用到的東西,例如晶片設計或許是一個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