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股價崩了!100%關稅多兇猛 專家揭陸晶片廠爆3大災難

100%晶片關稅恐導致陸廠邊緣化。(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近期加大關稅力道,不過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聯席執行長趙海軍指出,先前外界擔憂關稅政策引發「硬着陸」並未發生,並預期關稅帶來的影響可能減弱。

路透報導,趙海軍在財報會議中指出,儘管尚未就川普政府對進口半導體徵收100%關稅與客戶展開協商,公司早在4月政策宣佈後已啓動應變計劃,初步評估影響有限。

他表示,前幾輪關稅對海外客戶造成的成本上升不超過10%,許多客戶透過提前備貨或轉向其他供應商,成功減緩影響。他強調,外界擔心的「硬着陸」並未出現,整體來看,關稅衝擊可能縮小。

中芯國際目前仍面臨產能不足,預計將持續至10月,主因是國內市場需求強勁。據最新財報,第二季中國市場貢獻營收高達84%,與第一季相當,而美國市場佔比則爲12.9%,略高於前一季的12.6%。

中芯第二季營收年增16.2%,達22億美元,但股東利益年減近2成至1.32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83億美元。受到財報表現不佳影響,中芯港股8日重挫逾7%。

據美國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分析,美國開徵100%半導體關稅一旦正式實施,恐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造成實質衝擊,並推動全球重新評估供應風險與製造基地配置。

多家智庫與產業機構指出,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出口市場受限,美國仍是中國晶片重要出口地,一旦加稅,將壓縮中國晶片製造商的毛利,以及衝擊海外接單。

第二、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企業可能轉向臺灣、韓國或東南亞等替代供應來源,導致中國企業在全球地位被邊緣化。

第三、科技自主壓力升高,將促使中國加碼投入「國產替代」,強化本土研發與製造,以降低對美國等外部技術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