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手機擬禁用、統一保管 教師樂見其成也有擔憂

教育部擬規範中小學生上課禁用行動載具並由學校統一保管,不少國小師「樂見其成」,不過對於並未明訂統一管制原則、違反規定的管教措施和親職教育等層面仍存疑慮。(潘虹恩攝)

隨着時代進步,手機人手1支,教育部擬規範中小學生上課禁用行動載具並由學校統一保管,不少國小師「樂見其成」,不過對於並未明訂統一管制原則、違反規定的管教措施和親職教育等層面仍存疑慮,擔心上路後出現各班、各校標準不一受質疑、保管責任如何釐清、學生使用AB機隱瞞等情況,仍希望相關規範能有統一原則而非各校自訂。

教育部10日舉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草案研商會議,明訂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包括手機、筆電、平板、Applewatch等穿戴式裝置到校,上課期間應禁止使用並由學校或各班統一保管。國小師分享,在國小端來說手機不普遍,但智慧型手錶很多,廠牌從衆多,可拍照、錄音、打電話,甚至有動畫或模式可觀看或調整,小朋友上課容易分心,甚至有什麼狀況按下手錶,家長就來了,根本家長呼叫機,難掌控。

他說,樂見教育部訂定更明確的管制原則,但國中小與高中學生面對行動載具的需求與用途大不同。草案未依學習階段訂定,對於需要較嚴格規範的國中小階段,法規上等於給予同等寬鬆空間,反倒使國中小現場端訂定學校規章時,綁手綁腳,窒礙難行。希望訂定分齡、分階段的規範細則,增加違反規定時的管教輔導措施,同時也應納入相關親職教育,要求家長共同理解並配合。

另名國小師指出,孩子從小使用3C,出現視力不良、專注力下降,甚至聽聞學生開玩笑地拍攝同學如廁不小心流傳,引發性平事件的案例,對於明定管制規範樂見其成。他也提及,學校執行時管制所面對的壓力也來自家長,建議管制訂有統一標準,避免家長質疑各校訂定的辦法,其至出現投訴等問題。

國中師則擔憂,統一收置保管,可能會衍伸學生使用AB機,養成不誠實習慣。再者,保管責任又該如何界定?有無經費購置可上鎖的保管櫃是一問題,若有物品失竊又是學校、學務處還是教師負責,都還有待詳細討問。他也認爲,既然有這樣的規費出現,校與校之間也應提前預備、討論共識,避免校際間相關管理規範差異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