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AI應用 呈現兩趨勢

首先,近5成獲獎企業來自電子製造業,另外是逾2成的批發與零售業。顯示AI在自動化管理、流程優化、客戶互動與供應鏈預測等領域具有發展潛力。其次,AI創新已突破傳統科技業的界限,深入各行各業的日常營運核心,展現出強勁的跨產業創新動能。

10日公佈的第12屆「鄧白氏臺灣中小企業菁英獎」名單,首度增設「AI&科技創新獎」,在1,042家得獎中小企業中,僅篩選出40家在AI及科技應用表現卓越。

美商鄧白氏臺灣分公司數據長呂苑玲指出,該評選標準包括企業導入CRM、ERP等關鍵系統並具備資料治理基礎外,也將入選臺灣經濟部產發署產業升級創新平臺輔導計劃,列爲評選標準之一。

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強調,AI正加速普及至非科技產業,成爲中小企業跨域創新的新動能;而ESG則逐步內化爲可衡量的營運指標,驅動企業強化韌性、實踐永續,「AI與ESG是驅動企業轉型的兩股關鍵力量。」

此外,農業部推動智慧農業,透過農企業導入AI智慧技術套組,已帶來異業結盟的創新服務。爲解決臺灣農業面臨氣候變遷、勞動力短缺及全球市場競爭之挑戰,農業部針對自近年推動智慧農業以來所產出的194項研發成果,整合爲因應不同場域需求之13個智慧農業技術套組。

農業部強調,相關研發成果多已技術移轉供產業應用,未來亦將持續擴大技轉並深化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並透過各式農業技術交流展會,展示多項創新科技與產業應用成果。其中「大智若漁包」彙集水產養殖服務系統相關技術,包括水質監控、成長監測、精準喂飼、病原快檢及數位行銷等產銷管理技術供養殖漁產業選用,農企業導入供契作戶使用,以協助掌握養殖環境數據,提升品質與競爭力,因應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