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合併再現 併購重組市場正在呈現兩大趨勢

併購重組,已然成爲監管重點鼓勵方向。從近期上市公司公告來看,無論是央企國企還是民營企業,併購重組熱情均頗爲高漲。

日前,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100%股權一事獲上交所審覈通過。這是2025年以來第14單獲滬深交易所審覈通過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案例,今年以來審覈通過數量已與2024年持平。

細察併購重組案例及監管政策,一些新信號日漸清晰。

比如,百億級乃至千億級大規模重大資產重組頻現。前述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即爲典型案例,合併後總資產將超過4000億元。

再比如,隨着監管一再強調鼓勵加快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轉型步伐,在新增併購重組計劃的上市公司中,涉及半導體,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領域的企業數量頗多。典型如華大九天定增收購芯和半導體100%股權、富樂德定增收購富樂華100%股權、國科微定增收購中芯寧波94.366%股權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是,在6月18日發佈的科創板“1+6”新政中,監管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吸收合併上市不滿3年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受訪人士看來,這或將加速新上市企業的併購重組腳步。

“中字頭”千億資產重組審覈通過

日前,中國船舶吸收合併中國重工100%股權獲上交所審覈通過。這是兩大超千億級旗艦造船上市公司的合併,也是A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吸收合併。

此次重組完成後,存續公司中國船舶將成爲全球最大造船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手持訂單數均領跑全球。

根據2024年報財務數據測算,重組完成後,作爲存續公司的中國船舶總資產將超過4000億元,營業收入逾1300億元。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二者合併能夠進一步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助力存續公司抓住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機遇,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造船旗艦上市公司”,成爲全球造船業發展的引領力量。

去年9月,力度之大遠超市場預期的“併購六條”出臺,亮明全方位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鮮明態度。

2025年5月,修改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重組辦法》)及其配套措施發佈,作出新設重組簡易審覈程序,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等重要調整,爲併購重組市場進一步注入活力。

證監會相關領導也在公開場合多次表態支持併購重組發展。證監會主席吳清在6月18日舉行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提到,抓好“併購六條”和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落地,推動股份對價分期支付機制、重組簡易審覈程序等新舉措落實。

系列利好政策之下,包括重大資產重組在內的各類併購重組快速推進。

2025年上半年,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資產重組120餘單,是去年同期的3.3倍。毫無疑問,2025年以來併購重組明顯加速。“併購六條”等系列併購重組支持性政策效果漸顯。

併購重組兩大趨勢漸顯

細察年內併購重組案例,一些新趨勢日漸顯現。

趨勢一,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大規模的重大資產重組案例均明顯增加。

僅近三個月以來,即至少有電投產融定增收購電投核能控股100%股權、遠達環保定增收購五凌電力100%股權及長洲水電64.93%股權、淮河能源定增收購電力集團89.3%股權、海聯訊吸收合併杭汽輪100%股權4個百億級國企重大資產重組案例獲交易所受理。與此同時,6月9日晚間,海光信息吸收合併中科曙光100%股權官宣,標誌着又一起百億級重大資產重組的推出。

民企重大資產重組亦如此,儘管整體規模不及國企,但新增案例仍然可圈可點。近三個月以來,新獲交易所受理的民企重大資產重組多起,包括安孚科技定增收購安孚能源31%的股權、創業黑馬定增收購版信通100%股權、因賽集團定增收購智者品牌80%股權、天元寵物定增收購淘通科技89.7145%股權、科源製藥定增收購宏濟堂99.42%股權等。

而在過去,民企併購重組數量雖然不少,但達到重大資產重組級別者則相對不多。

趨勢二,分行業來看,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領域,併購重組數量更多。半導體領域,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併購重組案例尤爲明顯。

比如,6月27日,半導體企業富樂德定增收購富樂華100%股權獲證監會註冊。本次收購將助力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在半導體行業的產業升級佈局,加速從半導體洗淨及增值服務導入半導體零部件材料的生產製造業務。

再比如,5月22日,國科微定增收購中芯寧波94.366%股權首次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後,國科微將掌握特種工藝晶圓製造、先進封裝的技術能力,實現從芯片設計向“芯片設計+晶圓加工”全產業鏈能力建設的轉型,有助於國科微在新產品設計中,引入新工藝平臺,提高芯片集成度,增強現有品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併購重組案例更多,與監管導向密切相關。典型如2024年9月發佈的“併購六條”明確:支持運作規範的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需求開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併購,加快向新質生產力轉型步伐。

與此同時,6月18日出臺的科創板“1+6”政策提到: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吸收合併上市不滿3年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受訪人士看來,該政策引導下,接下來或有更多上市時間較短的科創板企業成爲併購重組標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爲了進一步激發市場併購重組熱情,監管除了出臺系列針對企業的併購重組政策以外,也從券商評比等角度出發,制定併購重組相關激勵規定,以引導券商加大併購重組業務佈局力度。

2025年6月,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發的《關於開展2025年證券公司支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能力專項評價的通知》即爲典型案例。這是一套面向投行、旨在引導券商加大併購重組業務佈局的全新評價體系。其規定,對於建立併購業務部門的加10分,僅擁有併購業務團隊而無併購業務部門的加5分,有助於鼓勵券商壯大併購重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