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復興「臺北星鑽」18戶全流標! 財政部將檢討制度

▲忠孝復興指標豪宅「臺北星鑽」。(圖/記者項瀚攝,下同)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財政部國產署所持有、位於精華地段的「臺北星鑽」18戶都更分回住宅,首次改由招租方式釋出,14日仍全數流標。對此,國產署研判,潛在承租人或許顧慮初期需投入裝潢等高額費用,然而租期僅有五年,無法攤提成本,導致意願不高。針對流標情況,將檢討制度設計,考慮調整條件以提升吸引力。

據瞭解,國產署內部正研議針對租期設下「有條件展延」的彈性措施,以增加承租誘因並提升資產使用效益。

本次嘗試標租的「臺北星鑽」,地處捷運忠孝復興站周邊的精華地段,過去已三度辦理標售,底價約落在每戶新臺幣3至4億元,然每次皆未順利脫標。爲活化這批資產,國產署北區分署改於6月30日公告招租,每坪年租金底價介於2968至3345元間,單戶年租金則約在400至700萬元上下,但14日開標仍無人標。

承辦官員指出,研判主因在於裝修成本高、投資報酬期短,而現行規定又限定租期不得超過五年,使得整體方案對市場吸引力有限。未來將就此次經驗進行分析,必要時將調整相關作業規則,以提升後續標租成功率。

根據現行《國有財產法》規範,政府持有的不動產在招租時,建物租期不得逾五年;若連土地一併標租,則年租金底價需參考市價評估,且不得低於現行出租行情,土地部分以申報地價5%計算,建物則依課稅現值10%加總。

另外,國產署北區分署還公告其他地段優質的都更分回宅,包括中山區「宏普頤和」、中正區「冠德羅斯福」、大安區「耕曦」、文山區「自慢藏」等9個建案共64戶。截至今年6月底,共成功標脫4戶,總成交金額達4.7億元。臺北星鑽這批改以標租的18戶除外,其餘42戶房地已重新公告標售,預計於7月22日進行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