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將大砍乙烯產能 臺灣石化類股迎利多?

圖爲南韓瑞山市的石化工廠。路透

東亞石化業即將展開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調整,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計劃關閉老舊石腦油裂解設施,預料將導致乙烯產能2027年前每年減少逾1,300萬公噸。分析師認爲這波期盼已久的調整,最終可望讓過去十年大多數時間持續與產能過剩搏鬥的東亞石化業恢復平衡。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貢獻全球45%乙烯產量,預估減少的產能比LG化學等南韓九大生產商產量總和還高,凸顯這波調整規模巨大。一名業內高階主管說:「如果完整落實計劃,截至2027年區域每年乙烯產能將從預估值下滑1,350萬公噸,這可能是讓這個產業最終擺脫連年虧損的轉捩點。」

乙烯是生產塑膠、纖維和包裝材料的原料,也是石化業獲利金雞母。中國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其他四個部會,已暗示打算淘汰壽命逾20年的裂解設施。中國大陸全年乙烯產能爲7,820萬公噸,根據信榮證券公司研究報告,分析師預期2027年前約740萬公噸產能將退役。如果每年產能低於30萬公噸的工廠整並,產能可能進一步減少。

南韓石化業也已進入調整階段,削減乙烯產能多達370萬公噸的詳細計劃預定下月出爐。南韓政府已呼籲石化業展開大刀闊斧整頓以避免全面崩潰,十大石化業者上月同意調整營運,包括最多削減25%石腦油裂解產能。日本已在2014年開始整頓石化業,計劃2028年前再削減240萬公噸產能。

信榮證券分析師辛弘州(音譯)說:「如果這三國確實履行產能削減計劃,業內史上規模最大整並紀錄將改寫,全球產能將減少8%左右。」

石化業削減產能的計劃,可望爲石化業者獲利帶來助益。樂天化學預料2026年將締造2,419億韓元營業利益,扭轉今年預估虧損6,852億韓元的頹勢。LG化學明年總營業利益預估將達到3.2兆韓元,其中石化部門獲利1,276億韓元,優於今年的預估虧損2,435億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