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乙烯產能擴張可能減速 牽動亞洲石化業供需變化
美中關稅角力態勢未變,美方之前禁止乙烷出口,導致中國大陸年產能逾600萬噸乙烯裂解廠一度發生原料斷炊危機,預期將延遲後續同樣以乙烷進料的1,200萬公噸新產能推進,將牽動整個亞洲石化業上下游供需變化。
市場人士指出,2019年以來,大陸爲提高乙烯及下游產品成本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包括新浦化學、衛星化學,連雲港石化、三江化工和中英天津石化等陸續投資打造乙烷裂解廠,利用美國乙烷進料生產乙烯。
截至2024年底,大陸已有六個乙烷裂解投資項目共七套裝置建成投產,合計乙烯一年產能達675萬公噸,佔全大陸乙烯總產能的13%。
美中關稅戰開打後,由於美國是大陸唯一乙烷供應國,川普一度下達禁止出口令要脅,讓上述乙烷裂解廠陷入斷料、操作不順危機。美中談判後來出現轉機,美國乙烷銷往中國得以恢復。
法人指出,大陸現在尚有八個規劃建設乙烷進料或採用乙烷、石腦油混合進料的裂解廠投資案,涉及產能超過一年1,200萬噸,可能因此暫緩、甚至終止,大陸乙烯產能擴張步伐有機會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