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用“車間+”帶動留守勞動力就業
原標題:建成685個幫扶車間,吸納就業超1.2萬人(引題)
重慶用“車間+”帶動留守勞動力就業(主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 實習生陳競元)“掙錢都差不多,何必非往外跑,我今年留在老家不走了!”近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總工會聯合區人社局舉辦的招聘會上,49歲的劉強在現場看到好幾個心儀的崗位,其中有兩家就在自己的老家白市驛。
據悉,截至去年底,重慶已建成就業幫扶車間685個,吸納12657人就近就業,其中5071人是脫貧羣衆。在這些就業幫扶車間當中,有60多個是去年新建的。“就業幫扶車間持續增多,與政策導向和支持密不可分。比如,經評選認定的就業幫扶車間,可獲得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每年還會根據車間穩定帶動就業能力、增收能力等情況,給予帶動就業獎補。”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日,記者走進重慶奉節縣安坪鎮魯渝協作返鄉創業園的一家鞋業公司幫扶車間,“嗒嗒嗒”的縫紉機聲此起彼伏。“剛進車間什麼也不會,培訓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做鞋布,一個月左右就能上手了,培訓期間每月還有1700元的底薪。”安坪鎮合一村七組村民張玉告訴記者,2019年,安坪鎮通過招商引資建成這座就業幫扶車間,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現在她一天能裁剪幾百張鞋布,月收入有4000多元。
“農村留守勞動力是一個較爲龐大的羣體,他們在扶老攜幼的同時,也有就業需求。而設立在家門口的就業幫扶車間,就是爲他們‘量身定做’的,讓他們在工作之餘,能兼顧起照料家人的責任。”上述負責人表示。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多措並舉推進就業幫扶車間發展,創建“車間+專家”模式,連續3年實施就業幫扶車間提質行動,按需組建專家幫扶團開展全鏈條幫扶;豐富“車間+活動”模式,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業創業周活動等展銷會形式,宣傳推介車間產品,拓寬產品銷售渠道;運用“車間+互聯網”模式,通過搭建線上交流平臺,開展就業幫扶授課培訓、就業促進政策宣講等,組織行業專家爲車間擴大訂單、對接融資、拓寬銷路、打造品牌等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