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家服”勞務品牌助勞動力赴京就業

“參加第一期‘北疆家服’培訓,考取了育嬰員證書,我有了一技之長,留京就業月入8000元,幹勁別提多足了。”8月8日,在內蒙古家政從業服務人員培訓班上,來自呼倫貝爾的王莉平激動地說,姐妹們要學好技能,在北京上崗就業。

當天,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自治區婦聯協辦的內蒙古自治區2025年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暨“北疆家服”從業人員示範培訓班(第二期)在北京開班,來自全區8個盟市的75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項目是深化京蒙勞務協作,提質擴容“北疆家服”勞務品牌,持續推動京蒙兩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促就業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共培訓148人,分兩批進行,每期培訓10天,考試合格後留京就業。來自北京的實訓專家圍繞母嬰護理進階技巧、科學育嬰知識、家庭保潔標準化流程、老年照護專業技能等內容,採用“理論+實操”雙軌教學模式,提高學員崗位技能水平,爲學員就業增收打好基礎。

“參加這次培訓才知道當專業養老護理員,需要掌握這麼多知識和技能,真是大開眼界。”來自包頭的易春梅說,一定要認真完成系統培訓,努力考取從業資格證書,成爲一名合格的護理員。

培訓期間,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積極對接北京10餘家家政公司,組織開展供需對接會,精準提供就業崗位。除了爲學員免費提供食宿、培訓和就業服務保障外,對留京累計就業3個月以上人員,給予3000元一次性穩崗補貼。

據瞭解,今年6月首期培訓項目開展以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聚焦北京“一老一小”家政市場需求,創新開展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的“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培養內蒙古高端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提升技能和服務水平,擴大“北疆家服”勞務品牌影響力,促進內蒙古勞動力在京穩定就業增收。

“內蒙古堅持把京蒙勞務協作作爲幫助農牧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抓手,從健全家政服務業支持政策、優化家政服務業發展環境、擴大優質家政服務供給等方面發力,積極開展技能培訓、供需對接、就業幫扶等工作,全區每年通過京蒙勞務協作有6萬多人實現轉移就業。”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工處處長王景昱說,人社部門將持續深化京蒙勞務協作,全面構建“培訓賦能—精準匹配—跟蹤服務”全週期保障機制,將農牧區勞動力輸轉到北京等地,着力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質量,促進穩崗增收。(記者 梅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