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杜市派出所:“零發案”背後的反詐“密碼”

來源:環球網

近年來,重慶江津區公安局通過創新宣傳形式、深化警民協作等多種方式,在反詐宣傳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多元化、廣覆蓋的反詐宣傳體系。其中,杜市派出所的反詐之網更是織得愈發細密堅韌,成功解鎖了“2025年至今電詐0發案”新成就。

線上宣傳,築牢屏障

隨着社交圈層化趨勢凸顯,“進圈入羣”成爲反詐宣傳精準觸達目標羣體的重要手段。

杜市派出所每日收集最新詐騙案例,密切關注反詐推文,並通過網格員迅速將反詐信息推送至覆蓋轄區95%微信用戶的居民羣中。面對反詐宣傳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杜市派出所偶爾會收到羣衆“你們天天發,是住在微信上了嗎”的玩笑和“吐槽”,但是民警輔警從未灰心喪氣,反而是真摯迴應:“只要您看到,哪怕只是知道我們在反詐,能爲您提一分醒,我們做再多都甘心!”

這日復一日的信息流,將防騙知識融入羣衆日常生活場景,構築了抵禦詐騙的無形屏障,有效提升了宣傳覆蓋性和實效性。

數據護航,精準干預

由於詐騙手段的不斷升級,傳統的宣傳方式已難以滿足複雜多變的反詐需求。大數據研判技術通過分析海量數據,識別詐騙模式、預測高風險人羣和區域,爲精準、高效開展反詐宣傳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杜市派出所正是通過數據研判,發現30至55歲女性是刷單詐騙的易受騙羣體。派出所梳理出轄區高危女性名單,和網格員共同實現精準上門宣傳。

近日,52歲的杜市居民李大姐就被詐騙分子“盯上了”。李大姐爲了儘可能補貼家用下載多個刷單APP,嚐到了一點“甜頭”,開始嘗試小額任務,殊不知,自己正一步一步走入詐騙分子準備的圈套。民警在上門宣傳時得知此情況,立即同李大姐進行溝通,李大姐卻始終堅信自己沒被詐騙。民警苦勸無果後轉換思路,將其帶回所裡,給李大姐講述了發生在江津的多起真實案例,再將詐騙話術層層剖析,最終李大姐幡然醒悟。“不然家裡20多萬存款就沒了!”她後怕之餘,滿是感激。

多維聯動,凝聚合力

同時,杜市派出所聯合通信運營商推送反詐短信,讓警惕性隨信號直達指尖;民警利用“趕場天”擺攤設點,面對面向羣衆傳遞防騙貼士;創新開展“案例通報、法治宣講、社區聯動”三位一體模式,聯合更多力量加入反詐宣傳,立體化織密反詐宣傳網絡。此外,派出所民警引導羣衆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以科技手段護航羣衆“錢袋子”。

詐騙陷阱千變萬化,反詐之路任重道遠。杜市派出所以數據爲眼、以網格爲脈、以堅守爲盾,用智慧與汗水全力守護羣衆生命財產安全,書寫轄區平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