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核三公投第二場說明會 翁曉玲:救命的電怎能說不要呢?

「重啓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說明會今(9)晚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中選會提供/王千豪臺北傳真)

「重啓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說明會今(9)晚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翁曉玲表示,臺灣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利也不是很穩定,有高達96%的能源依賴進口,萬一臺灣海峽被封鎖該怎麼辦呢?即便核三廠延役發電佔比只有6%,但這是臺灣救命的電,怎麼能夠說不要就不要呢?

翁曉玲表示,核三廠今年5月17日停止運作,取而代之的是火力發電,用煤、用天然氣發電,再生能源只是其中一部分。可是進入21世紀之後,大概除德國之外,剩下只有臺灣進入非核家園,但臺灣並不像德國有煤礦、再生能源比例近於5至6成,可以向鄰近國家買電,更何況德國政府曾向民衆保證,德國不會發生大缺電,臺灣做得到嗎?

翁曉玲指出,在過去蔡英文政府執政8年間,有4、5次全國性大停電,區域性停電更是不計其數,動不動就看到分區輪流停電的狀況,這些停電絕不可能是小動物所造成的,這就是臺灣缺電因而跳電。

翁曉玲也提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指臺灣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利也不是很穩定,若都依賴再生能源事實上也不可行,再加上現在臺灣有高達96%的能源依賴進口,萬一發生緊急事故,臺灣海峽被封鎖,煤、天然氣都進不來時,臺灣該怎麼辦呢?所以這次核三公投,是希望臺灣的能源可以自主、安全。

翁曉玲說,國際許多專家都提醒臺灣,臺灣不可以沒有核電、不可以沒有一座核電廠來穩定發電,即便核三廠延役佔整體發電比例6%,但這6%的電,對於臺灣來講,是救命的電,怎麼能夠說不要就不要呢?

翁曉玲也提到,對重視健康的民衆來說,重啓核電更具意義,因核電是唯一在發電過程當中不會製造溫室氣體與碳排的能源,美國、歐盟等國家將核能視爲綠能、將核能產業視爲綠能產業,核能的乾淨程度遠超過燃煤與天然氣,這部分毋庸置疑。

話鋒一轉,翁曉玲說,從科學角度來看,只有乾淨的核能,沒有乾淨的煤,煤就是煤,無論怎麼燒就是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製造空氣污染,這件事情非常清楚,可是賴清德總統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說過一句跌破大家眼睛的話,「深奧火力發電廠所使用的煤是乾淨的煤」,這句話基本上是違反知識、違反常識,也違反科學,是歪曲事實的一種說法。

她說,賴清德本身學醫,絕對知道空氣污染跟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從醫學角度來看,核電因低碳排,對人體造成的健康風險最低,可是民進黨卻不斷的洗腦民衆、灌輸民衆錯誤的觀念,說核電好可怕,只有非核家園才環保、永續進步的價值,但許多醫學資料告訴顯示,火力發電造成的污污對人體傷害、環境生態有非常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