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心梗猝死 共同點皆抽菸
醫師指出,近年40至60歲中年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上升,且不少無三高或慢性病史,卻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最大危險因子。(李念庭攝)
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去年奪走超過2.3萬條生命。醫師指出,近年40至60歲中年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上升,且不少無三高或慢性病史,卻心梗猝死的案例,其中「抽菸」是唯一共同危險因子。吸菸者心臟病風險比一般人高4倍,呼籲民衆戒菸、規律運動、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名42歲婦人,某天突然肚子不舒服、痛到冒冷汗,原以爲是吃壞東西導致腸胃不適,沒想到兩三天後越來越痛,最後竟休克昏厥送醫,診斷爲心肌梗塞,且部分心肌已嚴重壞死、破裂出血。緊急做心導管手術、裝設葉克膜、左心室輔助幫浦,治療3個多月才順利出院返家。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林俊立說,心肌梗塞症狀包括胸悶、胸痛、走路喘、體能下降,也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等非典型症狀。這名患者本身有高膽固醇,呼籲三高、有心臟病家族史族羣,應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若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不舒服症狀,就要儘速就醫。
林俊立觀察,近年40至60歲中年男性心肌梗塞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臨牀上也不少身體健康、無三高及慢性病史卻心梗猝死案例,且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最大危險因子就是「抽菸」。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指出,吸菸者發生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風險,比一般人高2到4倍。研究顯示,戒菸一年後,心臟病發生風險減半,若持續戒菸10年,風險與無吸菸者一樣,戒菸5年後的中風機率,也會降至與一般人無異。
李貽恆提醒,除了戒菸,規律運動可強化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只要規律運動,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單車,可減少3成心臟血管疾病風險,還可以降血壓、改善血糖、減少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