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促關稅停戰第一步? 包承柯:僅聚焦經貿涉臺問題不列入

▲大陸外交部、商務部證實中美經貿高層將於瑞士進行會談。(圖/CFP)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四月初發動全球關稅戰,尤其針對中國成爲主要打擊目標。兩國相互角力直今已經一個多月,終於迎來最新轉折,中美經貿高層將於本週末在瑞士進行會談。這是否能成爲關稅戰「停戰」第一步?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表示,透過幾個小時會談不可能一次解決問題,主要擬定要談判問題,之後將分組進行深入交涉,預料中美只會聚焦關稅等經濟議題,「臺灣問題」不會列入,這是屬於地緣政治更大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初實施「對等關稅」衝擊全球,中美關係瞬間降到冰點,事件延續一個多月後,終於出現正向新發展。中國外交部今宣佈,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作爲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隨後,大陸商務部也指出,「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並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籲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中美經貿高層即將在本週進會談,雙方會面會否爲中美關稅戰帶來曙光,成爲外界關注點。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斯坦(Sean Stein)表示,外界對中美在瑞士舉行的貿易談判的合理預期是,雙方可能會在談判後暫停實施關稅。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表示,中美之間要談的問題非常多,不可能透過兩、三個小時的會談,或說一次性的會談,把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包承柯也分析,「最初會談會把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羅列清楚,怎麼談、怎麼推進,雙方必須把主要問題方向和目標全部確認,在雙方牽頭人的認可下,進行分組級別或是專題性探討進行深入的交涉談判。」

美國祭出高關稅幾乎針對中國而來,包承柯也指出,中國政府一直是願意也積極處理和美國貿易的問題,並且希望解決兩國貿易順差等問題,但是無法接受美國以「強勢霸權」的姿態來談判,這也是未來中美談判期間,中方不希望見到的場景,很可能影響談判質量與氛圍。

包承柯指出,「中方只是根據美方的態度做準備措施,既然兩國之間已經要進入談判,希望以務實平等態度,實事求是的來解決問題。之前中國並非主動對抗,而是美方『盛氣凌人』姿態,一直是中國不願意接受談判的原因。」

至於「臺灣問題」是否列入討論?包承柯則分析,「這不是何立峰和美國財政部長透過談判能解決的問題,更多是集中在經貿與關稅的交涉,『臺灣問題』是更大的政治戰略與地緣政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