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徵港口費 持股長榮商品揚帆 00919、0050、0056交投火熱
長榮海運。 長榮海運提供
臺股昨(14)日上演大怒神行情,早盤創高後,市場賣壓出籠,終場收在26,793點,臺股各類指數表現跌多漲少,僅航運、金融撐盤。
由於中美貿易戰將互徵港務、港口費,航運類股意外受惠,類股指數大漲3.92%,當中的臺股ETF熱門成分股長榮更是大漲5.59%,也讓持有長榮的臺股ETF逆勢抗跌。
觀察76檔臺股ETF中有24檔成分股中持有長榮,以持股張數來看,羣益臺灣精選高息(00919)持有15.6萬張最多,成交量前三名元大臺灣50(0050)、羣益臺灣精選高息、元大高股息(0056)最熱絡都有10萬張以上。
羣益臺灣精選高息ETF經理人謝明志表示,由於美國貿易代表署依據301條款報告,宣佈將對中國製船舶收取港口費,中國也在10日已宣佈,14日起對美國船隻收取特別港務費,市場對運價上漲期待升溫,因此激勵航運股,類股指數上漲近4%。
謝明志指出,航運類股已經擺脫景氣循環股營運大好大壞的標籤,獲得追求長期穩健領息的資金青睞。
不過,建議投資人投資還是要回歸基本面,要以企業獲利表現來做爲選擇依據。
雙十節過後中美貿易衝突持續升溫,除先前美國對中國加徵100%關稅,14日起中美兩國更對遠洋航運互徵港口費,加劇市場波動,因此臺股14日盤中雖創新高,但反轉收黑,高低震盪逾700點。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經理人郭修誠指出,投資人此時進場不妨透過臺股ETF分散佈局、降低風險。
郭修誠指出,受消息面因素干擾,加上近期臺灣加權指數已處歷史高點,市場情緒敏感,合理預期短期內臺股波動幅度將加大。
不過,臺股基本面表現仍堅實,電子與資通訊產品需求爆發帶動下,臺灣9月出口金額543億美元,年增幅高達33.8%,整體而言,AI供應鏈仍是第四季投資主軸。
除此之外,建議投資人也應關注具備息收優勢的價值型類股,例如航運類股。航運類股歷經去年的股價修正後,今年股利殖利率拉高,提升投資吸引力,近期中美互徵港口稅,更有利支撐航運類股運價,提升獲利,進一步帶動股價後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