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義烏「暫時」停看聽 預警歐美市場疲軟「提前避險」
▲ 浙江義烏商貿城號稱「世界超市」,擁有全世界客戶,受關稅戰衝擊有限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義烏報導
中美關稅貿易戰持續角力,衝擊不少在陸臺資企業和大陸出口商。其中,號稱「世界超市」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在本次關稅戰受波及。《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義烏,許多商家暫時失去美國訂單,但憑藉出口其他233國家與地區的實力,以及提前佈局內銷市場、預警歐美市場疲軟、轉戰其他國家新通路,多管齊下方式分散風險,即使這次關稅戰依然受波及,但不至於傷筋動骨,這座「世界超市」依然繼續出口,唯獨對美國按下暫停鍵,讓子彈繼續飛。
週末一早,浙江義烏商貿城已經動起來,周邊機場、動車站涌入來自全世界商客。這座號稱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面積640多萬平方米,有7.5萬個商位,彙集26個大類、210多萬種商品,涵蓋日用百貨、工藝品、飾品、玩具、電子電器等全品類,涉及大陸210萬家中小微企業和3200萬產業工人,出口到233個國家和地區,年成交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專業市場榜首,被譽爲「世界超市」。
▲ 現在正是客戶下單聖誕節商品,因關稅戰影響所有對美出口商品「暫時」按下停止鍵 。(圖/記者任以芳攝)
樂觀應對!義烏出口美國暫時「停看聽」
如今美國總統川普向全世界實行「對等關稅」,當關稅大棒揮向這座「世界超市」,義烏商貿城的韌性卻超乎外界想像。搭乘計程車前往義烏商貿城途中,李師傅告訴記者,關稅戰後外國商客變更多,尤其北京、廣州飛義烏航班都增加,尤其是廣-義班機一天又增加約4到5個航班,中東、南美客多,也有非洲。
記者抵達義烏商貿城四區,這裡有銷往全世界各類針織品像是帽子、圍巾、鞋類等,以及各類日用品,像是歐美聖誕節需要閃亮裝吊飾、聖誕樹等商品,時間點是歐美下單高峰潮,如今店家等待上門
一名外銷聖誕裝飾店家王老闆告訴記者,自己商品大部分銷往美國,因爲高關稅無法出貨,商品先擺着,但影響最大卻是買家,很多人訂金先繳,無法違約退貨,買賣雙方「讓子彈飛一下」,停看聽中美的變化。
王老闆說,歐美重視聖誕節程度類似中國的春節,十分注重儀式感,既然新式商品賣不過去,買家可能拿去年存貨出清。「我們買賣雙方也預估關稅戰打不了多久,還是比較樂觀看,一定會過去。」
▲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盛羽繡針織公司總經理徐英,三年前分散市場,不願單押美國 。(圖/記者任以芳攝)
不願吊死一棵樹!內需、外銷「兩手」策略
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盛羽繡針織公司總經理徐英,從事帽子外貿生意長達20多年。她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談及這次關稅戰衝擊,對義烏整體市場確實有衝擊,尤其是做出口美國外貿商家。
徐英也舉出身邊兩個例子,主要做美國單較多,所有接單全部停頓,客戶要求先不要生產,其他國家訂單照出。另一位好朋友做美國沙灘系列商品,也是暫時停產,貨放倉庫,「他比較樂觀,已經去找其他國家市場,不一定死守美國市場。」
至於自己影響?徐英說,自己美國客戶不多,直接受到的影響有限,還是受到大環境影響,一名墨西哥客戶提出5個百分點的降價要求,原本提出3個百分的點,雙方堅持很久,最終徐英爲了維持客戶關係,接受要求。
此外,徐英也說,爲了分散風險,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上任對華發動第一次貿易戰後,開始自覺,早在三年前開始拓展國內市場,目前內需已佔公司整體業務30%-40%,平衡了不同市場的需求。
▲「義烏指數」是十分重要決策指標,提前預判歐美需求疲軟,商家立刻轉換跑道開發非洲、南美洲市場。(圖/記者任以芳攝)
轉換!義烏提前預警「歐美」市場疲軟
義烏商貿城商家能存活下來,全經過大風大浪考驗,面對全球化競爭快速變化,長期累積的「義烏指數」,幾乎是所有商家改變策略關鍵,包括對歐美市場的預警。
徐英受訪時說,「歐洲這幾年景氣也不太行,需求比較大的一些客人主動要求降價,我們很多的店鋪、工廠只能主動降價,因爲大家集體降價,你也得配合,導致歐美客人認爲價格是可以便宜下來的。」
過去被視爲出口黃金地的歐美,經濟情勢也出現疲軟,根據義烏指數應用,商家通過分析「義烏指數」中勞密產品出口佔比,2024年爲39.4%,已經提前預判歐美需求疲軟。
根據資料顯示,2024年義烏商貿城整體出口依然保持增長,義烏市實現出口額588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7%,其中歐美市場佔比下降並未影響整體增長,主要依靠多元化市場佈局對衝風險,比如轉而加大非洲市場開拓力度,義烏2024年對非出口占比提升至28%。
義烏商家真的減少依賴歐美市場嗎?根據不同商產業別有不同答案,根據「義烏指數」顯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產品、智能家居等品類出口增速超25%,成爲歐美市場新增長點,從「薄利多銷」小商品轉化成「厚利多銷」智能商機,換個方式繼續賺美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