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波及臺商 海基會:第一時間表達政府關懷

▲海基會副秘書長、發言人黎寶文。(圖/記者蔡紹堅攝)

記者蔡紹堅/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大陸加徵的關稅已達到145%,令許多在大陸經營的臺商備感壓力。海基會副秘書長、發言人黎寶文11日表示,春假之後,爲因應貿易戰、關稅戰最新情勢,海基會馬上就在主管會議後,透過既有的臺商網絡,第一時間瞭解原來在大陸經營的臺商有沒有需要政府協助的部分,並第一時間表達政府的關懷。

黎寶文在例行記者會上提到,關於美中的貿易戰、關稅戰,可以從過程中觀察到,中國大陸仍持續以對等迴應的方式來因應,所以在美中互不相讓的情況下,對臺灣來說,是一個沒有辦法避免的情況,當然也會波及仍然在中國大陸經營的臺商,「承受這樣子的壓力,當然希望美中雙方都能夠回到理性談判,共同尋求解決之道。」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黎寶文指出,春假結束回來之後,爲了因應貿易戰、關稅戰最新的情勢,海基會馬上就在主管會議之後,指示經貿處透過既有的臺商網絡,第一時間去了解原來在中國大陸經營的臺商,有沒有需要政府協助的部分,第一時間表達政府的關懷。

黎寶文說,海基會也同時蒐集了臺商們的意見,與權責單位來做回覆,在本週二的時候,就已經接獲經濟部的來電,告知要進行同樣的動作,所以海基會就配合政府的行動,站在第一線瞭解臺商的需求,把意見提供給政府,「作爲臺商的後盾,希望能夠有利於臺商未來的佈局跟發展。」

黎寶文強調,海基會長期以來透過各式各樣的經貿講座、臺商回臺參訪,或是促進與其他地區臺商的連結,就中國大陸臺商轉移或是投資的需求來做促進工作,這部分海基會將持續努力。

至於臺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經營的現況,黎寶文說,事實上,從2010年之後,臺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降低已是一個長期趨勢,這在經濟數據上就看得出來,「比方說,對中國大陸投資的部分,在2010年的時候佔比高達80%,但2024年最新的資料,已經降到10%以下。」

▼加州奧克蘭港,隨着美中貿易戰與關稅戰加劇,中國海運貨櫃停滯港內。(圖/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