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按「暫停鍵」的下一步? 陸學者:協議實現全部或部分減免

▲中美關稅戰繼續按下暫停鍵,之後下一步談判關鍵角力各種協議實現全部或部分減免關稅。(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中美雙方昨12日發佈《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中美分別宣佈「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環球時報》今(13)日報導外媒、多位大陸學者分析中美延長「關稅休戰」90天顯示兩國經貿關係走向「階段性緩和」,也爲下一階段的雙邊磋商創造了一定程度的積極氛圍。接下來談判的重點,雙方朝向可能商討通過何種協議實現全部或部分減免。

中美雙方發佈《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根據聲明,自當日起,美國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保留加徵剩餘10%的關稅;中方繼續暫停實施24%對美加徵關稅以及有關非關稅反制措施90天,保留加徵剩餘10%的關稅。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今13日報導引用《BBC》分析,儘管事前輿論已經廣泛作出準確預測,但在靴子真正落地之前,大家還是屏住了呼吸。美國《彭博社》說,這一事態發展穩定了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緩解了外界對關稅戰重燃的擔憂,也使得兩國有更多時間討論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過去3個月來,中美兩國通過平等對話、談判協商的方式,爲美國單方面發起的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副所長張騰軍也向《環球時報》表示,這使兩國經貿關係從今年4月的混亂逐漸迴歸基本穩定,併爲接下來的談判逐步營造出正常交往的氛圍。

「在過去3個月裡,這場關稅戰最大的『戰果』是中美雙方明確了彼此的訴求和底線。這有利於雙方朝進一步控制衝突的方向溝通。」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 義烏出口到美國聖誕節商品也是重點戰場 。(圖/記者任以芳攝)

綜合外媒報導,中美貿易「休戰」延長到11月上旬,也爲美國關鍵的聖誕季秋季進口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尤其來自全球電子產品、服裝、玩具等商品,將能繼續以相對較低的關稅進入美國。

至於下一步談判的重點是什麼?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楊水清認爲,下一階段的中美磋商仍將以關稅本身爲核心。她對錶示,針對已暫停的24%對等關稅,雙方可能商討通過何種協議實現全部或部分減免。

楊水清進一步分析,「鋼鋁、汽車、銅、半導體、藥品、消費電子等行業關稅也將成爲雙方談判的焦點。美方可能尋求中方加大對美投資和採購,或在市場準入方面作出新舉動。」

張騰軍則認爲,下一步中美談判的重點或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如何以妥善方案解決當前展期的關稅問題。二是在非關稅壁壘領域,中方將要求美方取消不合理的投資和科技限制,而美方可能繼續提出市場準入和知識產權等問題。事實上,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已作出大量努力,持續擴大開放,但美方卻不斷增加限制,使美企和資本進入中國更加困難。三是明確國家安全的邊界和規則。目前,美國頻繁以國家安全爲由限制和打壓中國經濟活動,雙方需就此進行深入討論。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廖淑萍觀察,經過三輪談判,中美貿易形勢已實現階段性緩和,中國對美出口出現回升跡象,但總體仍面臨下降壓力。不過,中國一直在開拓多元化市場、優化外貿結構,這將有助於抵消外部不確定性。

楊水清也認爲,中國出口有望保持當前穩定水平,不斷增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