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正常,卻查出晚期惡性腫瘤!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胃腸外科 馬晉平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牀常見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胃腸間質瘤切除術、各部位結腸癌、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擅長減重代謝手術;擅長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熟悉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對肛腸常見疾病,如各型痔瘡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王患丙肝多年,常聽人說丙肝會導致肝癌,很是擔心;而又聽人說,得了肝癌,血液甲胎蛋白指標會升高,所以每年都會去醫院抽血查一下甲胎蛋白。這些年甲胎蛋白檢查結果一直穩穩的,沒有任何異常,因此也就放心了。哪知最近陪着太太去做肝腎B超體檢,他也順便做了一下。這一做不要緊,竟然查出肝癌,而且已經是中晚期!

腫瘤標誌物正常,是不是意味着沒有腫瘤?

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腫瘤標誌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泄物中,能夠用免疫學、生物或化學方法檢測到的一類化學物質。

他們是腫瘤組織和細胞由於癌基因及其產物的異常表達所產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質,這些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質,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中,幾乎不產生或含量甚微。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組織產生的、存在於腫瘤組織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區域的體液,或因腫瘤組織刺激,由人體細胞產生,含量明顯高於正常參考值的一類物質。

(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有體檢中,常用的腫瘤標誌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異抗原(PSA)、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狀腺球蛋白(TG)、糖類抗原199(CA199)等。在結腸癌、胃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中,有30%患者CEA會升高;在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有87%的患者AFP會升高。

腫瘤標誌物檢查只是確診惡性腫瘤的輔助手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腫瘤標誌物有一定的臨牀意義,但不能夠作爲確診惡性腫瘤的依據,只能作爲影像學、病理學以及相關臨牀症狀的輔助檢查手段。腫瘤標誌物正常並不能排除惡性腫瘤的發生。

雖然很多惡性腫瘤患者中,某些腫瘤標誌物會升高,但腫瘤標誌物正常並不意味着沒有惡性腫瘤。僅僅依靠腫瘤標誌物篩查腫瘤,存在漏檢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原因:

1、腫瘤標誌物不是特異性指標

例如,CEA升高,可見於結腸癌、胃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膀胱癌和宮頸癌患者;CA199升高多見於胰腺癌,也可見於結腸癌、肝癌、膽囊癌、慢性胰腺炎、膽石症、肝硬化、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2、腫瘤標誌物檢出陽性率有限

AFP在87%的肝癌病人中會異常升高,但並不是所有肝癌病人都會異常升高;CEA在胃癌早期,異常升高率僅爲5%~10%,而晚期病人中,也只有53%異常升高。因此,僅僅採用AFP篩查肝癌,仍會有一部分病人會漏診;僅僅採用CEA篩查胃癌,會有近一半病人漏診。

3、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一定意味着患了腫瘤

引起腫瘤標誌物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癌前病變;也可能是良性的疾病,比如息肉、感染、炎症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4、目前對於惡性腫瘤的確診,需要結合多種醫學手段

如肺癌、肝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等,仍需要通過胸部X光片、胸部CT、肝肝膽B超、腸鏡、細胞塗片等影像學、病理學檢查等手段結合臨牀症狀等進行確診。

(圖片來源於網絡)

腫瘤標誌物篩查仍有重要作用

有朋友可能要說,既然腫瘤標誌物篩查作用有限,那體檢時還需要做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爲腫瘤標誌物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惡性腫瘤。

(圖片來源於網絡)

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在某些惡性腫瘤發生早期,患者還沒有出現任何臨牀症狀,在影像學檢查也無法發現的情況下,通過腫瘤標誌物篩查能夠早期發現腫瘤細胞生長、代謝、分泌的這類生物活性物質,因此,定期進行腫瘤標誌物檢測是很有必要,特別是高危人羣,如有惡性腫瘤家族史、有不良嗜好(吸菸、長期飲酒)、有腫瘤相關病原體感染(HBV、HCV、HPV、幽門螺旋桿菌等)、中老年(45歲以上)、存在癌前病變等人羣。

腫瘤標誌物不是特異性檢測手段,但是對於早期發現惡性腫瘤具有重要作用。既不能過分單純依賴它,也不能完全排斥它。一旦發現腫瘤標誌物陽性,應聽從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排查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腫瘤標誌物正常,卻查出晚期惡性腫瘤!------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502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