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長黑點竟是惡性腫瘤?10種自查方法,速看→
腫瘤二字
令人聞風喪膽
你可知道
我們的體表也會長腫瘤
好在它們多爲良性
不必過於擔心
那麼
如何判斷是否有體表腫瘤?
其性質是良是惡?
體表腫瘤多爲良性 不必見瘤就慌
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漢七旬老人陳大爺(化姓)患上灰指甲後腳趾指甲脫落,便自行塗抹碘伏消毒。四個月後,同樣的位置不慎被重物砸傷,長了一個包,按壓便會痛,奇怪的是,隨後周圍還長出了許多黑點,老人還同時伴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的症狀。經醫生取部分黑色皮膚活檢,確診爲黑色素瘤。
在皮膚、皮下組織或肌肉等部位出現的形態異常腫塊,都屬於體表腫瘤。我們常見的痣、疣等便是良性體表腫瘤的一種,通常對身體沒有影響,不必見“瘤”就慌。
但諸如黑色素瘤這樣的惡性腫瘤,還真不能忽視。經手術,陳大爺的大腳趾被截取。
體表良性腫瘤的分類
■脂肪瘤
多發於肩、背、臀,邊界清晰,呈扁圓形或分葉狀,質地柔軟且富有彈性,與表皮不相連。用力按壓瘤體,表皮會呈 “橘皮” 狀。
■神經纖維瘤
一是單純性神經纖維瘤,出現在皮面或皮下,呈圓形或結節形等,大多較軟且邊界清楚,受壓會疼痛,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二是神經纖維瘤,有家族傾向,伴有智力遲鈍、器官畸形等,多數腫瘤突出體表、遍及全身且大小不等。
■血管瘤
一類毛細血管瘤,嬰兒多見,好發於面頸,界限清楚,呈鮮紅或暗紫,壓之褪色,一歲後會停消,但也有的會逐年增長。
二類形似海綿,局部隆起,呈色正常或青紫,質軟且有壓縮膨脹感,無觸痛,稱之海綿狀血管瘤。
三類局部稍隆,皮膚色紫,皮下可見彎曲動脈、怒張靜脈,有震顫與雜音,稱之蔓狀血管瘤,此類嚴重時可致心衰。
警惕!這三類體表惡性腫瘤
■黑色素瘤
惡性程度極高,中老年人多見,多發於足,爲迅速長大的青黑色結節。
若黑痣被挑破、摩擦、刺激,便會引起惡變形成黑色素瘤,並可通過淋巴或血液轉移到身體的其他地方,易被忽視。
■皮膚基底細胞癌
紫外線、皮膚色淺、反覆曬傷及遺傳病等都是其致病因素。
常見類型爲結節潰瘍型,呈現表徵爲小而有光澤的結節,伴有毛細血管擴張,結節會隨患病時間漸長,並漸於中心形成較大潰瘍,周邊包繞珍珠隆起。
■鱗狀細胞癌
皮膚上出現紅色角化性斑塊或結節,表面可破潰形成潰瘍,質硬,常見高危因素爲老年、男性、日曬等。
【醫生提醒】:
良性體表腫瘤若影響生活、外貌、功能,疼痛或疑似惡變,可手術切除,必要時用整容外科技術修復外貌。對於惡性體表腫瘤,早發現、早治療,建議定期到皮膚科檢查。
良惡十看 自查有道
近年來,人們患惡性腫瘤的概率也在不斷提高,自查體表腫瘤也變得十分重要,下面提供一些參考標準,如若存疑,還是應及時到醫院找專科明確診治。
一看年齡:中老年患病概率較高。
二看部位:長於多淋巴結位置多爲惡性;長於手、足等常受刺激位置黑痣,也易惡變。
三看形狀:形狀呈圓或橢圓,邊緣清楚,則多爲良性,反之則多爲惡性。
四看硬度:越堅硬,則惡性可能性越大。
五看長速:長速慢則多爲良性;長速快、變化大或生長由慢變快則多爲惡性。
六看活動:可與周圍組織分離活動,則多爲良性;反之則多爲惡性。
七看數量:多發多爲惡性,單發多爲良性。
八看破潰:發生破潰,多爲惡性。
九看疼痛:初發有痛感,則多由炎症引起,多爲良性;反之多爲惡性。
十看伴有症狀:伴有低食慾、消瘦、貧血等症狀,則多爲惡性。
參考資料:
[1]陳建華.體表及軟組織常見腫瘤的診治[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3(04):18-20.
[2]王榮華.體表有腫物 十看辨良惡[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5(06):40-41.
[3]萬里燕. 老人皮膚有斑塊,小心基底細胞癌![C]//廣東省腫瘤康復學會.2024年華南健康管理論壇健康科普作品集.,2024:2.DOI:10.26914/c.cnkihy.2024.044572
[4]洪晴瑜,李家帥,魯麗霞,等.皮膚鱗狀細胞癌治療進展[J].皮膚科學通報,2023,40(03):297-303
來源: 37度里長江健康融媒
編輯:謝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