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皮夾放1000元」 50歲後不散財 醫教一招
中老年人身上該帶多少現金,有醫師建議另備一筆「肌付金」,防止過度消費。(示意圖。圖:shutterstock/達志)
步入中老年後的退休規劃,除了資產配置,身上該帶多少現金,是許多銀髮族的共同話題。日本一名精神科醫師建議,除了飲食、交通等日常生活中必須用到的錢,額外準備一筆「肌付金」,可讓自己外出時更安心;名下帳戶一併整合,最好精簡爲1家銀行、1家郵局,好處多多。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精神科醫師保阪隆認爲,相較於年輕人消費習慣電子支付或刷信用卡,年長者多偏好「身上還是要帶一些現金」,只是金額應該多少,每人狀況不同,見仁見智。
保阪隆說,人一旦現金帶太多,有時易得意忘形,和朋友見面、聚餐,甚至不必要地搶付帳單,一旦養成愛請客的習慣,只會讓辛苦累積的資產快速流失,而防止散財的第一步,就是避免日常人情開支。
日本人常說「肌付金」,指的是隨身攜帶的錢,個人可隨意支配、以備不時之需。保阪隆建議,把「肌付金」放在皮夾以外的地方,如放在包包暗袋,或夾在手機殼內,不輕易動用這筆錢,無形中可防止過度消費。
「少帶現金不代表缺乏安全感,反而是節制和冷靜的象徵」,就算偏好付現,只要在資產管理、攜帶現金、消費習慣等方面多加留意,也能維持穩健的晚年生活。
保阪隆並建議退休後簡化金融帳戶,重新檢視自己名下戶頭,方便日後資產繼承,更能整合晚年資金,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