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碳排大步向前 取得臺灣第一張國際碳匯憑證

中科管理局最近與光泰環能公司合作成立「臺灣碳移除中心」,以中科園區修剪樹木的枝條作爲原料進行熱裂解,產出的第一批生物炭已取得臺灣第一張國際碳匯憑證(C-sink),可於全球碳交易市場上架。記者黃寅/攝影

中科管理局最近與光泰環能公司合作成立「臺灣碳移除中心」,以中科園區修剪樹木的枝條作爲原料進行熱裂解,將樹木生質材產製成高品質的生物炭,妥善運用到土壤裡,達到永久固碳效果。產出的第一批生物炭已通過歐洲生物炭驗證(European Biochar certificate, EBC),並已應用迴歸於園區土地,進而已取得臺灣第一張國際碳匯憑證(C-sink),可於全球碳交易市場上架。同時也獲得國際最大碳移除數據平臺「CDR.fyi」登記爲全亞洲第一件設備專案。

中科管理局今天上午舉辦記者會公佈此一喜訊,並說EBC認證程序是應用全球最新且嚴謹的數位驗證技術,作業佐證及設備操作參數均需依數位格式上傳公正單位,驗證得出每1噸光泰環能所產製的生物炭具「2.625噸」二氧化碳移除量。這項執行成果是臺灣的首例,同時也建立了鏈結國際碳權認證機制的實際經驗。

中科管理局說,光泰環能生物炭之材料化應用除了運用在農業與飼料外,也擴展至3C產品的塑膠材料、水泥及美妝產品之低碳化及機能化,另亦與臺泥公司合作,研發創新型低碳建材。同時也獲得中科新興科技應用產學合作計劃的支持,期許該計劃加速生物炭之材料化應用以及設備本土化和產業化。

中科管理局長許茂新說,呼應行政院「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科正積極推動低碳科技創新與園區永續治理之前瞻佈局,除了光泰環能的實績,今天也邀請具智慧製造、碳資產治理、區塊鏈碳權交易、負碳材料與碳移除技術等綠色科技廠商,展現中科在加速低碳科技創新的具體成果。

許茂新在活動後也和與會的綠色科技廠商共同爲苗木施添加生物炭,讓與會貴賓進一步認識碳循環,體驗碳封存走入日常的可能性,未來將攜手產業多元驅動邁向淨零未來。

中科管理局積極推動低碳科技創新與園區永續治理之前瞻佈局,今邀請具智慧製造、碳資產治理、區塊鏈碳權交易、負碳材料與碳移除技術等綠色科技廠商,展現加速低碳科技創新的具體成果。記者黃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