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並不完美 國際機構首度向臺灣提碳信用評等

臺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理事長黃釗盈(右)與英國碳信用評級機構 Sylvera亞太區負責人Louis Booth。圖/TCDD協會提供

臺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與英國碳信用評級機構 Sylvera23日共同發表「界定碳信用品質《Defining Carbon Credit Quality》」,這份結合國際實證和科學數據,提供企業評鑑各種專案獲得碳權的信用品質,首度爲臺灣打造具有國際公信力的碳市場預做鋪路。

Sylvera亞太區負責人Louis Booth指出,碳市場並不完美,但正逐年增強制度化,碳信用市場僅發展25年,臺灣現在加入是很好的時機,尤其關稅、碳費和碳稅,臺灣企業從事國際貿易,面臨嚴峻挑戰,碳費和碳稅也是要面對的貿易障礙。

上述報告,將於24日的研討會上公佈,首次向臺灣各界介紹全球自願性碳市場的碳信用品質最新國際評級架構。TCDD理事長黃釗盈表示,此項努力是爲了促成臺灣的碳權評鑑和評價與國際接軌,努力讓臺灣碳交易在國際上獲得更高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Louis Booth說明,Sylvera評級體系的三大核心準則:穩健的碳覈算、額外性(附加性)以及長久性,並輔以對社區與生物多樣性的評估。透過多年田野研究、獨立數據、衛星觀測與機器學習,對全球近200個碳專案進行科學評估,得以破解過去碳信用品質不一的問題。

黃釗盈指出,值此市場動盪、政策變與不變,全球資金仍在尋找高品質、具正面效益的碳投資機會,「關稅高低,企業無法改變,但面對碳費和碳稅,企業相對有主控權!」因此建議企業,面對當前動盪,除了自主減量降低碳排,還可以透過各種專案獲得碳權,利用抵換途徑,因應供應鏈減碳要求,降低國際貿易上的碳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