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協預測白酒2025年態勢優於2024年,白酒股寒冬即將過去了嗎?
自2021年白酒股觸頂調整之後,白酒股迎來了股價寒冬期。時至今日,白酒板塊已經調整了4年時間。萬物皆週期,白酒行業也不例外,經過長達4年時間的調整,2025年會是白酒板塊的價格拐點嗎?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爲何白酒股會跌了4年時間。
白酒板塊是A股市場的權重板塊,聚集了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優質上市公司。從過去4年白酒股的市場表現分析,基本上呈現出陰跌不止的走勢。即使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頭部白酒公司,也難逃股價下跌的命運。自21年高點調整以來,茅臺股價跌了40%以上,五糧液股價跌了60%以上,其他白酒股的平均跌幅也在60%以上,更有個別白酒股跌幅高達70%以上。
“去估值泡沫”,是近4年白酒股下跌的主要原因。
2021年,貴州茅臺、五糧液的最高估值達到70倍左右,這一估值水平對白酒行業來說,明顯偏高的。
以貴州茅臺爲例,自上市以來,曾經出現過兩次破70倍的估值。一次是2007年,茅臺估值一度接近100倍。另一次是2021年,茅臺估值達到70倍。
茅臺上市24年,在24年間,茅臺的估值中樞基本上處於20倍至30倍之間。在低估狀態下,茅臺估值一度跌至不足9倍。24年來,茅臺的估值波動幅度是相當大的。
經過近4年時間的調整,茅臺的估值從最高的70倍調整至21倍,估值水平基本上回歸至過去20多年來的合理估值中樞水平。
市場對白酒股產生出“消費需求下降,業績增速放緩”的預期,從投資邏輯上導致白酒股持續下跌。
白酒行業從增量市場逐漸轉變爲存量市場,不少頭部白酒公司開始探索海外擴張之路。但是,白酒適合我國,卻未必適合國外,白酒文化可否走出去,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外國人喜歡喝洋酒、烈酒,我們卻喜歡喝白酒,不同地區的飲酒文化不同,也決定着它的市場發展前景。
過去4年時間,頭部白酒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卻把未來白酒股的業績增速放緩預期提前兌現了。從24年3季度數據來看,頭部白酒股的業績表現也開始出現分化,市場對未來白酒股的業績增速放緩給出了悲觀的預期,估值定價也在大打折扣。
從“殺估值”到“殺邏輯”,過去4年時間視爲白酒股的“寒冬期”。頭部白酒公司的業績增速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放緩,但市場早已把最悲觀的業績表現兌現了,從而造成了白酒股的陰跌不止。歸根到底,這一輪白酒股的持續下跌,已經不止“估值殺跌”與“邏輯殺跌”的概念了,還疊加了“情緒殺跌”。在股價持續下跌趨勢中,“情緒殺跌”對股價的衝擊影響不可忽視。
白酒股的“寒冬期”什麼時候結束?業績決定股票的價值,決定股價中長期的投資價值。情緒只是中短期的影響因素,“錯殺”的股價最終還是會迴歸估值本身。
白酒股2025年1季度的業績,將會影響着白酒股投資價值以及市場對白酒股的投資情緒。
據中酒協的預測,白酒2025年態勢優於2024年。究其原因,2024年不少產業面臨深度調整的壓力,從而影響到白酒行業的消費需求。相比起2024年,2025年有望成爲主要產業復甦回暖的時間點,將會對白酒公司的業績形成一定的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春節前後的市場情緒分析,白酒的消費需求整體符合預期,並未出現需求大跌的情況,這也是白酒行業的利好消息了。
從各主要白酒企業的策略分析,有部分白酒企業採取了控量保價的策略,從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白酒價格水平。不過,在2025年,不少白酒企業仍然面臨着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只有供需結構趨於平衡,庫存壓力驟降,這樣才能夠改善白酒股的投資預期。
2025年1季報白酒公司的業績表現,將會影響着白酒股的投資價值。如果今年1季報業績增速並未發生較大幅度的下滑,而是呈現出穩健回暖的跡象,那麼將會改變市場對白酒股的悲觀態度,白酒股的估值定價也會得到較好的改善。
白酒股陰跌不止,還沒有出現明確的企穩信號。從市場資金的角度來看,仍然在等待白酒股1季度業績的出爐。業績還沒有出來,大資金仍然不敢輕舉妄動。
截至2月11日,貴州茅臺市盈率(TTM)爲21.54倍,處於歷史估值分位值不到30%的水平,已經步入估值低位區域。五糧液的歷史估值分位值僅有11.12%,意味着當前股票估值已經比歷史上88%以上時間的估值便宜。除此以外,頭部白酒股的股息率顯著提升,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頭部白酒股的股息率已經提升至5%以上,茅臺股息率也接近4%。在上市公司股息率大幅提升的背後,也會從一定程度上抵消掉業績增速放緩的壓力。
從目前白酒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白酒股的去庫存壓力仍存,但估值調整也基本上步入尾聲。估值大幅下降、股息率大幅提升,這也是白酒股投資價值回暖的信號。接下來,需要看白酒股的投資邏輯以及投資情緒的轉變,當25年1季度業績落地,整個行業的業績增速並未發生顯著下降,那麼白酒股的“寒冬期”有望步入尾聲。
本文源自:郭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