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震撼2.0」將來襲!學者籲美拋棄關稅、兵分四路迎戰

知名經濟學家警告,美國正面臨一波巨大的「中國震撼2.0」,可能比1999年至2007年讓美國製造業空洞化的第一波震撼更強烈,而川普2.0關稅如同運用錯的武器「打上一場戰爭」。 美聯社

兩位知名經濟學家警告,美國正面臨一波巨大的「中國震撼」,可能比1999年至2007年讓美國製造業空洞化的第一波震撼更強烈,倘若川普2.0仍執意用關稅大棒「回過頭去打上一場戰爭」,當前這波「中國震撼2.0」將再度重創美國經濟。

中國震撼1.0 vs. 2.0差很大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奧特(David Autor)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經濟學教授韓森(Gordon Hanson)在紐約時報聯名發文指出,「中國震撼2.0」正迅速來襲,中國大陸將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核能、量子運算、生物科技和太陽能領域崛起,「從落水狗躍爲新寵兒」。

兩位學者說:「掌握這些產業將產生紅利:衍生自高獲利和高薪工作的經濟戰利品、形塑科技邊境的地緣政治勢力,以及控制戰場的軍事力量。」

奧特和韓森十多年前發表研究,詳述中國大陸產品涌入美國市場,如何在第一波「中國震撼」中大舉消滅美國製造業工作。

如今,兩位學者指出,隨着中國大陸廉價勞力優勢式微,北京當局轉而聚焦於21世紀最重大的技術,在促使「世界各國政府與市場重新排列組合」方面的影響力日益擴展;反觀美國政府,政策竟然大開倒車,以「什麼都課、到處都課、同時在課」的關稅,退回「孤立主義式的MAGA(讓美國再度偉大)領域」。

奧特和韓森認爲,美國關稅策略若在20年前祭出,「早就失敗了」;現在實施,頂多只會導致「乏味、低薪」的裝配線工作迴流美國。

他們並指出,研究結果顯示,2003年至2007年,美國在64項尖端科技領域中,有60項領先中國大陸;但到2019年至2023年,變成中國大陸在57項領域領先,美國只領先7項。

兩位學者說:「關稅永遠做不到的一件事,就是讓美國變成吸引人的創新國度。的確,關稅是我們貿易彈藥庫中的一種--但用法應像是精準彈藥,而不是導致敵軍、友軍和平民都殘廢的地雷。」

美國應四管齊下因應「中國震撼2.0」

奧特和韓森建議,美國應兵分四路迎戰「中國震撼2.0」來襲。

一、美國應與歐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南韓等同樣面臨中國大陸問題的友邦結盟,而非不分敵友都以懲罰性關稅伺候。美國也應鼓勵中國大陸在美國境內設廠,驅動良性競爭。

二、美國應鼓勵在無人機、先進晶片等重要新領域投入實驗,同時鼓勵大型創投基金予以支持。

三、美國應挑選自己贏得了的戰場,像是半導體;或自己輸不起的領域,像是稀土礦物--從最近輝達(NVIDIA)相關消息和美國投資MP材料看來,美國政府可能剛開始這麼做了。

四、爲緩和工作流失和經濟衝擊的痛苦,美國必須提供失業保險,並由社區大學提供合宜的技職教育,協助失業勞工找到新工作。

奧特和韓森結論是:「我們應停止打上一場貿易戰,並且在當前這場戰役迎向中國挑戰。有別於昔日奠基於廉價勞力的策略,中國震撼2.0會一直持續下去,只要中國擁有強烈競爭的資源、耐心和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