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AI已帶來“幾十億數量級”直接收入 總智算規模達61.3EFLOPS|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8月7日訊(記者 付靜)“人口紅利加速消退,傳統通信需求漸趨飽和,新型業務仍在培育中,市場競爭也進一步加劇。”在今日晚間舉行的2025年度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中國移動(600941.SH)董事長楊傑談到行業現狀時表示。
中國移動今日盤後發佈公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38億元,同比下滑0.5%,其中通信服務主業收入爲4670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5.0%;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7.3%。
楊傑在業績會上表示,“在高基數基礎上保持快速增長,難度進一步加大。我們自己覆盤,也確實感到還有很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提升。不過對於全年表現,我們還是充滿信心。”
近幾年,持續火熱的人工智能已成爲公司最重要的戰略,在業績會上受到投資者關注。
楊傑介紹,AI收入構成大致可包括算力、模型、數據、應用等方面,目前公司從AI方面獲得的直接收入“已經是幾十億的數量級”。
他表示,算力方面,“除了幾個互聯網大廠,對社會提供算力服務,中國移動應該是最多的”;模型方面,“中國移動這幾年基於九天大模型已經產生了很好的收益”。未來,規模化、商業化是公司AI發展的兩個重點。
楊傑同時也坦言,“人工智能的應用空間、業務增長很快,但是規模體量(現階段)還是比較小。”
據瞭解,中國移動當前正在大力推進“AI+”行動計劃、“BASIC6”科創計劃、“兩個新型”升級計劃,上半年三個計劃成效顯著。
其中,“AI+”行動計劃方面,上半年公司AI+規模效應初步顯現,中國移動“九天”通專大模型矩陣升級,佈局超50款行業大模型。“AI+DICT”簽約項目達到1485個,“AI化產品”客戶近2億戶,靈犀智能體月活躍客戶超6000萬戶。
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方面,上半年完成資本開支584億元,總智算規模達到61.3EFLOPS,其中自建智算規模達到33.3EFLOPS,淨增4.1EFLOPS。
“BASIC6”方面,上半年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建成全球首個6G小規模試驗網,完成萬億參數級大模型先導試驗,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
針對資本開支,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何飈介紹稱,按行業特點,上半年都是在項目的研究論證儲備和推動過程當中,所以一般上半年的進度會比下半年慢一些。“近幾年公司資本開支重點在算力領域,算力的核心是AI,去年是我們的AI投資大年,投資過百億,今年會進一步提升。”
根據財報,上半年公司EBITDA(注:EBITDA=營運利潤+折舊攤銷)爲1860億元,同比增長2.0%,約佔主營業務收入的39.8%,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財報顯示,中國移動的盈利能力繼續保持國際一流運營商領先水平。
近年來,中國移動持續發力CHBN(分別指個人市場、家庭市場、政企市場、新興市場)業務。
其中,個人市場業務方面,上半年,移動客戶10.05億戶,淨增56萬戶,其中5G網絡客戶達到5.99億戶,淨增4691萬戶,滲透率59.6%,加快向信息服務轉型;家庭市場方面,以AI驅動智慧家庭升級,上半年該部分收入同比增長7.4%;政企市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5.6%,該業務之下,移動雲收入561億元,同比增長11.3%;5G專網收入達61億元,同比增長57.8%;新興市場業務上半年實現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9.3%。
值得注意的是,楊傑還在談及市場競爭時提到,當前“低價的大流量卡還是銷售得很多,攜號轉網亦演變成了惡性競爭手段,不合規不正當的競爭對整個行業發展帶來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