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特光學:AR眼鏡未達到放量階段 光波導顯示組件成規模量產重點|直擊業績會

《科創板日報》8月25日訊(記者 陳俊清) 隨着國內Rokid、Xreal、INMO影目、雷鳥創新等企業陸續推出消費級產品,META、蘋果等行業頭部企業對於AR產品的規劃亦日漸清晰,AR領域需求在未來幾年內或成爲驅動精密光學元件的市場快速增長的一大重點。

“公司在XR領域應用的產品主要爲玻璃晶圓及相關產品。光波導顯示組件作爲AR眼鏡的核心組件,是下一階段AR眼鏡規模量產與體驗升級的重中之重。”在藍特光學今日(8月25日)舉行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該公司董事會秘書鄭斌傑如是稱。

在AR領域的市場開發上,鄭斌傑表示,向上遊,公司主動尋求與原材料廠商共同建設配套產業鏈的合作機會,圍繞大客戶在多種材料、大尺寸規格方面的定製化需求進行協同開發;向下遊,公司與終端廠商積極建聯,在與國內外多家光波導廠商達成了廣泛的合作關係的同時,重點關注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終端客戶與光波導方案供應商。

根據IDC統計,2024年全球增強與虛擬現實(AR/VR)總投資規模達152.2億美元,並有望在2029年增至397.0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21.1%。中國將成長爲全球AR/VR最重要的市場之一,IDC預計2024-2029年中國AR/VR市場將以41.1%的CAGR保持高速增長。

雖增強與虛擬現實(AR/VR)市場目前保持較快增速,但藍特光學認爲該行業量產規模尚未達到放量階段。“公司的玻璃晶圓產品已經導入多款終端AR眼鏡應用。儘管基於使用效果、成本等因素考量,行業量產規模尚未達到放量階段,現階段對公司業績貢獻較小——AR應用在未來若干年內是值得重視的潛在市場。”鄭斌傑表示。

今年上半年,藍特光學主要產品光學棱鏡、玻璃晶圓、玻璃非球面透鏡收入均有所提升。因此,該公司業績也實現正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77億元,同比增長52.54%;淨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110.27%;扣非後的淨利潤0.98億元,同比增長108.60%。

受益於智能手機潛望式鏡頭模組需求的進一步擴張,藍特光學收入佔比最高的光學棱鏡產品上半年實現營收3.43億元,同比增長68.90%。

對於下游手機硬件市場情況,藍特光學董事長、總經理徐雲明表示,該公司目前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產品主要包括微棱鏡、玻璃非球面透鏡。近年來手機光學硬件升級一直是長期趨勢,國內外終端企業都在持續進行光學創新,集成化、複雜化的硬件需求雙軌並行。

徐雲明表示進一步表示,如果需要在模組中同時實現改變光路、聚焦成像等多種功能,可能會形成加工工藝更復雜、良率保障難度更高的複合光學元件需求,該類應用與公司目前實現的手機應用相比,在單機價值量可能會形成進一步提升,疊加消費電子行業巨大的放量潛力,有望爲公司帶來更多業績成長驅動力。

其他業務方面,徐雲明透露,在玻璃非球面透鏡,該公司持續跟蹤下游車載電子、光通訊應用的發展趨勢,孵化智能手機、手持影像創作設備等成像類新應用項目落地,通過新設備、新員工的導入,擴大產能匹配下游需求的增長。

玻璃晶圓領域,目前已推出可導入多款終端量產方案的玻璃晶圓產品。在AR顯示、半導體等領域的應用受到市場持續關注和投入作用下,報告期內公司玻璃晶圓業務實現增長。

產能利用方面,徐雲明表示,公司不同業務板塊結合下游需求的季節性波動與項目生命週期進行全年產能規劃。在產能擴張上,公司比較重視結合下游需求穩步推進,同時優先保障核心設備的戰略性儲備;伴隨着新設備、新員工的逐步導入,公司的部分板塊的產能潛力也會得到有序釋放。

值得注意的是,藍特光學半年報顯示,由於VR/AR下游終端產品市場推進節奏不及預期等原因,藍特光學高精度玻璃晶圓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未達到計劃進度,尚處實施階段,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科創板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在業績會上發表提問,並未取得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