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因科創而興,因科創而成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球範圍內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鐵塔錨定“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始終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力,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構建“一體兩翼”戰略佈局,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四份清單科技創新體系的系統性重構
中國鐵塔持續深化科技創新體系改革,構建了能力水平、任務目標、資源配置、成果轉化“四份清單”工作機制,服務支撐科技型企業建設。其中,能力水平清單重點管控公司整體研發能力,任務目標清單重點管控研發項目進度和質量,資源配置清單重點管控“人、財、物”等創新資源配置,成果轉化清單重點管控科技創新成果推廣轉化。以“四份清單”爲抓手,中國鐵塔構建全鏈條管理機制,緊扣通信行業技術演進與市場需求,以“創新驅動、綠色低碳、融合發展”爲戰略主線,在八大核心領域持續突破。
在通信鐵塔領域,通過塔型優化與共享方案創新,統籌存量資源與社會資源,實現5G網絡低成本高效覆蓋;在室內分佈系統領域,首創5G共享室分技術,併成功應用於高鐵、地鐵等複雜場景,打造全域無縫5G體驗網絡;在綠色低碳領域,研發低碳能源產品,推動通信行業“碳中和”進程並賦能新能源出行;在人工智能領域,聚焦大模型研發與算法場景化應用,落實“人工智能+”專項行動,助力產業煥新;在數字化創新領域,構建“五化”體系,以數智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在邊緣算力網絡領域,推進百萬級機房向數據機房轉型,深度融入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在“5G+北斗”領域,首創室內外一體化定位技術,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關鍵支撐;在低空經濟領域,打造“三網一能力”新型基礎設施,助力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八大領域協同創新,中國鐵塔正加速從通信基礎設施服務商向數字能源基礎設施服務商轉型,爲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底座。
中國鐵塔研發投入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研發隊伍規模和質量同步提升,國家重大攻關任務的參與度、貢獻度顯著增強。研發項目提速增效,創新要素高效配置,創新活力與動力得到有效激發。
“一體兩翼”創新戰略協同效應持續釋放
中國鐵塔以“一體兩翼”戰略爲引領,聚焦智聯與能源兩大核心業務,通過技術創新、場景深耕與生態協同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智聯業務領域,2024年實現收入89.11億元,鐵塔視聯業務佔比達62.2%,已在災害預警、耕地保護等多個場景中形成國內領先優勢。未來,中國鐵塔將重點推進以下三大方向工作:一是強化“鐵塔+5G+AI”技術底座,攻關邊緣計算、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構建數字孿生站點管理體系;二是拓展智慧農業、生態環保等垂直領域,打造“森林智保”“河湖智保”等標杆產品,同時向社區安防、城市管理等民生場景延伸;三是深化“產學研”合作,建立算法、終端、應用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在能源業務方面,2024年中國鐵塔實現收入44.77億元,鐵塔換電用戶突破130.4萬戶,年增長率達13.9%,持續領跑低速電動車換電市場。未來,中國鐵塔將構建“換電+備電”雙輪驅動體系:換電業務重點推進500萬站址資源共享,佈局社區、商圈高頻場景,探索“換電+充電”融合模式,開發物流車隊定製化方案;備電業務以“能源管家”品牌爲核心,爲金融、交通等行業提供“備電+監控+維護”綜合解決方案,併疊加能耗管理等增值服務。同時,積極響應“雙碳”戰略,推廣“光儲充”一體化社區充電設施,探索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構建綠色能源循環體系。
場景化創新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中國鐵塔聚焦垂直領域需求,推出系列場景化解決方案。在5G室分領域,中國鐵塔研發的無源分佈式MIMO技術通過優化多天線信號傳輸路徑,在不增加信源設備的前提下實現多流複用。針對地鐵隧道等特殊場景,中國鐵塔研發的低損耗5G漏纜,通過分段耦合技術將信號輻射量從始端向末端調整,使隧道內斷點覆蓋距離延伸至700米,較傳統方案提升40%以上。
中國鐵塔構建“位置+感知+計算”基礎設施,浙江嵊泗列島項目利用海上風電塔實現周邊海域5G全覆蓋,支撐海洋漁業數字化轉型。2024年,中國鐵塔爲湖南張家界的漁政監管提供智能支持,通過“鐵塔+大數據+AI”融合技術,實現重點水域視頻監控全覆蓋,有效打擊了非法捕撈行爲。據瞭解,中國鐵塔在湖南省內承擔了90個區縣的漁政執法系統建設任務,設置了近萬個監控視頻點位,覆蓋水域長度達5480千米。這一創新舉措推動漁政執法從“被動巡查”向“主動預警”轉變,顯著提升了執法效率。
在人工智能創新方面,2024年11月舉辦的“中國鐵塔科協成立大會暨2024年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鐵塔發佈了空間治理行業大模型——經緯大模型,包含視覺大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其中,視覺大模型參數爲180億,目標檢測平均精確率提升16%以上,平均召回率提升13%以上,顯著減少漏報情況;多模態大模型參數爲2000億,具備目標檢測、零樣本開放檢測、圖文問答及推理功能,其目標檢測能力與視覺大模型一致,零樣本開放檢測平均精確率達91%以上,圖文問答及推理結果滿足實際業務需求。
在應用創新方面,中國鐵塔針對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深度攻關,通過自主終端研發,解決關鍵技術掌控問題,實現了FSU軟件自主開發、統一管控FSU運營的核心能力;推廣應用鉛酸電池主動均衡技術,延長存量鉛酸電池使用年限,降低更換頻率。截至目前,已在16個省份1.1萬個基站的1.8萬組鉛酸蓄電池應用該技術,平均備電時長由67分鐘提升至211分鐘。
“十五五”前瞻錨定新徵程的戰略佈局
自“十四五”開局以來,中國鐵塔將科技創新作爲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加快打造科技型企業,科研投入與研發任務呈階梯式躍升,科研水平顯著提升,成果轉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更是中國鐵塔下一個十年的起步之年。展望“十五五”,中國鐵塔將深化“一體兩翼”戰略,立足“三個服務商”定位,加快打造“五型”企業,構建“五化”運營體系,一體推進“六高六新”,加快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同時,聚焦6G、衛星互聯網等前沿技術領域,構建“通信+算力+能源”融合生態系統,助力建成覆蓋全國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網絡,推動算力資源全面普及,爲數字中國建設築牢根基。正如中國鐵塔董事長張志勇所指出:“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我們將以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國家戰略,在新徵程中展現中央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唯有順勢而爲、全面佈局,方能把握未來產業發展先機。中國鐵塔將加速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速打造科技型、創新型企業,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爲經營發展的主線、底色和基石。隨着自主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中國鐵塔將構築科技創新的“高地”,因科創而興,因科創而成。
*本篇刊載於《通信世界》2025年4月10日*
第7期
總9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