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值型ETF表現亮眼 受惠政策 半導體、科技鏈吃補
近期中國股市投資氣氛好轉,主要受到美中持續兌現倫敦對談框架的成果。(中新社)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近期中國股市投資氣氛好轉,主要受到美中持續兌現倫敦對談框架的成果,美方率先放寬部分晶片銷中禁令,雙方關係緩解帶動股市上揚,近一週上證指數上漲1.6%、深圳綜合指數上漲2.1%,連帶投信發行的中國市值型相關ETF表現不俗。
羣益深證中小ETF(00643)經理人洪祥益表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在日內瓦與倫敦對談形成的框架成效顯著,中國6月出口年成長5.8%,大幅超越前月的4.8%與市場預估的5%;另外,進口也從前月的年減3.4%重回年增1.1%的擴張狀態。
不僅如此,中國6月的GDP年成長亦達到5.2%,優於原先市場預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亦重新回到成長區間,是今年2月以來首度翻正。在政策方面,中國政府持續透過補貼與財務政策穩定經濟,且隨着監管壓力趨緩,民企利潤率將進一步回升,有望挹注股價動能。
洪祥益指出,在產業方面,AI題材仍是市場焦點,中國除算力外,在人才、基礎設施與數據三方面具備優勢,可形成「硬體→軟體→應用」完整供應鏈。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2024年已達470億美元,在產業發展及工業領域運用擴大,預估2028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全球產量佔比可達55%,投資上可關注。
中小型股因具備股本小、股價爆發力強的特性,潛在資本利得空間可期,且以中小企業100指數成分股來看,囊括AI、電動車、新能源、機器人等重點產業,建議投資人可透過中小板相關ETF來佈局。
投信發行中國市值型ETF表現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中信中國高股息ETF(00882)經理人葉鬆炫表示,近期陸港股市亮眼,主因兩大利多政策支撐。首先,中國人行宣佈擴大債券通「南向通」投資者範圍,便利境內機構投資港幣債券;其次,美國對輝達與超微部分晶片產品放寬出口限制,有利兩岸半導體與科技產業鏈發展,提振投資信心。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