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承載和平期望 仇開明:發展兩岸關係出發落腳點

▲ 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今(10)日在上海舉行,大陸國臺辦副主任仇開明在稍早的致詞分享4點看法,強調「兩岸同屬一中,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14億多中華兒女的民族感情,容不得半點含糊。」談及兩岸經貿發展,他指出,大陸始終是臺胞臺企的堅強後盾,未來會繼續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中國式現代化」是兩岸發展與機遇,也是兩岸關係出發點與落腳點。

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今10日在上海盛大舉行,來自400多位兩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討論本屆主題「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開幕式出席主要嘉賓有海峽兩岸關係中心副主任任勉、大陸國臺辦副主任仇開明、統一聯盟榮譽主席戚嘉林、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中國國際經濟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同時包括來自臺灣各界學者,出席率也比往年高。

▲大陸國臺辦副主任仇開明 。(圖/記者任以芳攝)

開場致辭時,仇開明分享四點看法,首先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涵蓋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現代化,承載着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和平發展的期待,是造福兩岸同胞的幸福之門。「大陸有十足底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面對各種風險挑戰。」

仇開明表示,美國貿然對全世界發起關稅戰,違反經濟規律,違背市場原則,損害多邊貿易體系。「對此,大陸堅決予以對等反制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的廣泛稱讚,事實證明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

仇開明繼續說,大陸面有超大的市場規模,完備的工業體系,體系化的應對能力,確保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能夠保持充分的底氣和定力。大陸經濟基礎穩、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基本趨勢不會因一時的風浪而改變,「祖國大陸將始終是臺胞臺企的堅強後盾。」

第二,談及保障同胞福祉是大陸的堅定立場。仇開明表示,「讓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美好日子,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也是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他舉例臺胞臺企在大陸投資興業30餘年,與大陸同舟共濟,共同見證改革開放成就。「兩岸同胞本就是一家人,應彼此相親、相互扶持。」大陸將繼續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政策,爲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保障,希望廣大臺胞把握機遇,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合作。

第三,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上,仇開明重申,「大陸有能力挫敗『臺獨』分裂圖謀,兩岸同屬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14億多中華兒女的民族感情,容不得半點含糊。」

他繼續痛批,「民進黨當局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對內製造對內打壓異己,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對外卑躬屈膝,妄圖以外模糊其言行,破壞臺海和平,損害同胞福祉,違背同胞意志。」同時呼籲廣大臺灣同胞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守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維護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

仇開明指出,第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將近400位兩岸專家學者參與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 。(圖/記者任以芳攝)

仇開明也分享2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30年前,他隨團訪問韓國,當時韓國處於工業化發達國家進程中,街道寬闊、工業發達;而如今,韓國人到上海旅遊打卡、選購性價比高的生活用品,體現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充分說明中國發展和現代化的歷史,也十分符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現況。

仇開明又說,另一個是臺灣朋友發的短影音,10年前不敢相信中國可以這麼強,表達對中國近年來在科技、商業、產業等方面快速趕超的驚歎。影片最後一句話也直擊我們靈魂,「歷史上寫中國人很優秀,看起來是真的」。還有朋友分享,「今天的中國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是揚眉吐氣奮發圖強的中國人,也纔是尊嚴與安全感拉滿了中國人。」

仇開明總結,「處在這個歷史潮流中的中國人,包括在座各位都在見證歷史、創造歷史,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他還提到,今年是臺灣光復80週年,當年中華兒女爲維護國家核心利益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並取得勝利,如今更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應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最後,仇開明表示,上海作爲深度連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着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此次研討會主題論壇在上海召開十分契合,希望大家用心感受中國現代化的蓬勃生機,體悟兩岸血脈親情,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自信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