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併購時代來臨!行業熱議併購重組新政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5月19日,由深圳證券交易所主辦的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併購重組成爲大會的熱議話題之一。
據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總監徐正剛介紹,“併購六條”發佈後,深市併購重組市場規模和活躍度顯著提升,累計披露重組項目接近800單。其中,重大資產重組超過90單,同比增長超過200%。審覈效率進一步提高,2022年至2024年深交所持續優化監管審覈機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時間平均壓縮20%。
與會的上市公司、創投機構代表認爲,併購新政有效提升了併購重組的審覈效率,進一步提高了監管包容度。隨着新政的落地,併購重組大幕將開啓,成爲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元禾璞華基金合夥人牛俊嶺表示,“併購六條”後,市場信心重拾。
“從併購重組的政策來看,實際上我們看到了有很積極的影響。第一點就是信心開始重拾。半導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也是在2024年年底就開始出現了比較大的反轉,信心提升這一塊,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還是投資機構,都開始蓄力做併購重組,有幸的是元禾璞華也是在新併購六條推出之前,先知先覺做了一隻併購基金,專爲半導體的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牛俊嶺說道。
邁瑞醫療董事會秘書李文楣則從行業出發,指出醫療器械發展到一定階段併購是必經之路。
“在我們的醫療器械這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併購是必經之路,目前邁瑞在全球按照收入體量來排20多名,在我們前面所有的公司全部都是歐、美、日公司,美國公司尤甚,特別多。他們成長到今天,是通過幾十年的併購整合達到這樣一個結果。所以,邁瑞到了今天的這個規模體量,作爲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前30名裡邊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唯一的中國公司代表,我們非常有必要把併購戰略更好地執行下去。”李文楣說道。
晨壹基金合夥人胡曉認爲,中國企業的併購時代將到來。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涌現出大量的創業企業之後,很多企業度過了0到1的生存階段,甚至他過了1到10的初期增長階段,必然到了10到100的增長。10到100的增長除了內生增長,外延性的增長是必經之路,全球的跨國企業都是這麼起來的。過去的跨國企業以歐美、日韓爲代表,新的時代裡的跨國企業(代表)就是中國企業,所以我們自己內部在講,出海這兩個字已經不足以精確概括現在這個狀況,(以)中國爲基地的全球化企業的時代會到來,所以企業本身的需求和它在過去這些年積累的能力已經到了可以支撐它做更多、更頻繁、更大型的併購的階段了。”
“跨界收購”作爲併購市場一大熱點話題,也在會上被討論。
華泰聯合證券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勞志明從方案設計的角度談到,跨界併購在實踐中面臨較多挑戰,“兩個完全不相關的行業要在‘一個鍋裡吃飯’,整合壓力挺大。”
他表示,把新興產業資產整合進傳統行業上市公司裡存在一個悖論:從規模角度看,希望上市公司市值小;但從後續抗風險角度看,又希望經營穩健,甚至不斷增長賺錢,這裡邊的交易機會不是特別好選。尤其是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以誰爲主導、董事會如何構成、人員管理選用何種機制等均面臨難題,如新興產業標的人員薪資高,而傳統行業上市公司人員薪資低,這些差異在實踐過程中均需妥善解決。
牛俊嶺認爲,從“併購六條”精神可看出,監管對跨界併購,態度是有條件地支持。在他看來,這就意味着,第一,上市公司是優質的,盤子不算太小,沒有受過處罰;第二,標的公司要在細分賽道有很強競爭力,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都很大,可以補足傳統上市公司賽道。第三,傳統上市公司要有包容心態,在整合過程中不要捆綁標的公司的手腳,在整合的過程中讓新質生產力發揮它的作用,上市公司才能實現第二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