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證加快走出去,氣候組織:在不確定的全球貿易中以“綠”取勝

在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正式宣佈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中國綠證,GEC)的同時,中國綠證的國際化進程也在加快推進。

近日,在由氣候組織主辦的第二屆亞洲行動峰會上,氣候組織與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下稱“水電總院”)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認可中國綠證對企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目標的重要作用。同時,雙方還簽署了深化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共同推動中國綠證國際化進程,加速企業綠色電力消費轉型。

“在當前全球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展示真實進展並滿足不斷變化的國際貿易要求之際,中國綠證的這一里程碑式的發展恰逢其時。我們看到中國綠證體系作爲可信賴的可再生能源消費工具的巨大潛力。”氣候組織CEO海倫·克拉克森(Helen Clarkson)對第一財經表示。

更重要的是,海倫·克拉克森表示,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證,賦予了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綠色規則制定的新機遇,通過綠證這一標準化工具,中國企業可以更主動地融入全球綠色供應鏈體系,將合規壓力轉化爲市場競爭優勢。

“建議企業既要關注短期合規需求,更要着眼長期品牌價值提升,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貿易環境中走出一條以‘綠’取勝的新路徑。”海倫·克拉克森說。

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證

RE100是由氣候組織發起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可再生能源倡議,目前共有包括飛利浦、谷歌、聯合利華、晶科、隆基等全球400餘家成員企業,共同承諾實現100%綠電使用。其制定的RE100技術準則,被視爲國際供應鏈中滿足綠色電力消費要求的“黃金標準”。

最新的年報顯示,2024年,氣候組織RE100全球範圍內成員企業年用電量達5450億千瓦時(超過韓國全國用電量)。這其中,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53%,較2023年(50%)進一步提高。

“特別要肯定中國市場的表現,270家在華成員企業披露了770億千瓦時用電量,其中59%來自可再生能源。”海倫克拉克森對第一財經表示。

通過非捆綁綠證消納綠電,是RE100成員企業主要的綠電採購/使用途徑。2024年的數據顯示,RE100全球範圍內成員企業當年通過非捆綁綠證消納綠電達108太瓦時,佔成員企業可再生能源企業採購/使用途徑的39%,也是比例最高的途徑。不過,由於中國綠證和RE100兩個體系在技術認定方面存在差異,自2020年以來,RE100一直對中國綠證實行有條件認可,這使得相當多的中國出口型企業購買中國綠證的意願受到影響。

中國綠證,即綠色電力證書(GEC),是中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1 個綠證單位對應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2023年以來, 我國綠證制度體系不斷完善,解決了RE100在2020年技術評估中指出的屬性重複計算、有效期限制等問題。

海倫·克拉克森表示,如今,中國綠證體系覆蓋了綠證全生命週期——從項目註冊、簽發到交易、應用和最終註銷。這種端到端的模式確保了全程可追溯和閉環管理,爲追蹤可再生能源使用提供了可靠基礎。對於致力於100%使用綠色電力的企業來說,這一體系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透明高效的途徑。

於是,今年3月氣候組織發佈的最新版RE100常見技術問答解釋第49項顯示,由於中國綠色電力證書體系的最新更新,企業在採用中國綠證進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聲明時,將不再需要提供屬性聚合和兩年有效期證明。

RE100對於中國綠證的使用從“有條件認可”變爲“無條件認可”,不僅簡化了在華企業使用中國綠證聲明綠電消費的流程,國際企業與中國企業的綠電採購渠道也將更加多元化,將極大促進全球在華企業利用中國綠證實現綠電目標。

中國綠證加快“走出去”

而且,RE100對於中國綠證的全面認可,也意味着中國綠證的國際化之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4月28日,國家能源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表示,我外貿企業、在華外資企業通過採購中國綠證,將有效增強出口綠色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含綠量”。

氣候組織能源系統主任山姆·基明斯(Sam Kimmins)也表示,中國綠證市場的成熟爲在華企業實現RE100承諾提供了新選擇,這將重塑全球綠色供應鏈格局。

潘慧敏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一是繼續加強與RE100的溝通交流,推動其出臺中國綠證採購相關技術指南,更好服務中國企業購買綠證;二是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開展綠證相關交流溝通,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

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綠證應用“走出去”。在推動綠證標準國際化的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引導貿易伙伴認可中國綠證,推動擴大中國綠證使用場景,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機構等。

水電總院總經理易躍春也表示,此次與氣候組織的合作,是中國綠證國際化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將深化中國與國際組織在綠色電力消費技術標準方面的銜接,提升中國綠證的國際認可度,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併爲全球綠色轉型貢獻中國力量。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綠證市場活力持續增強,綠證應用需求不斷釋放。一季度,全國綠證新增交易2億個,同比增長6倍;截至2025年3月底,全國綠證累計交易7.53億個,同比增長4.5倍。綠證消費主體範圍顯著提升,80%以上消費主體來自制造業和能源行業,遍佈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

5月12日舉行的“中國綠證:暢行中國走向世界——綠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活動中的大宗綠證交易簽約儀式上,多家發電企業、電力用戶達成綠證綠電交易意向40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