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重拳 整治平臺削價亂象

熱門話題

爲整治網路平臺虛假交易,外送平臺削價競爭等亂象,大陸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15日將正式上路。該法規範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公平競爭,避免「內卷式」競爭破壞市場環境。

大陸《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商業法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晉稱,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原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爲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和夯實公平競爭法治根基,促進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主任石宏稱,《反不正當競爭法》完善關於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爲的規定,對實踐中惡意交易進一步細化,如規定經營者不得濫用平臺規則,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對其他經營者實施虛假交易、虛假評價或者惡意退貨等行爲。

報導稱,治理網路不正當競爭,要合理設置網路平臺經營者義務。《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平臺內公平競爭規則,建立不正當競爭舉報投訴和糾紛處置機制,引導、規範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公平競爭。

「內卷式」競爭破壞市場環境。報導稱,《反不正當競爭法》將積極應對數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將內卷式競爭納入調整範圍,與時俱進完善法律規定。

孫晉認爲,要有效落實《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關於治理內卷式競爭的相關規定,需要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平臺和相關企業協同,形成全鏈條系統化治理體系。

此外,今年以來,外賣平臺的價格戰備受關注。部分平臺透過補貼或強制手段迫使商家參與低價競爭,損害商家的利益。

上海交通大學競爭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認爲,低價促銷讓消費者短期受益,但容易造成企業品質控制水準下降,帶來低水準無序競爭。對此,《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平臺經營者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按照其定價規則,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擾亂市場競爭秩序。

孫晉表示,平臺經營者應立足長遠,透過創新做大蛋糕,適時優化競爭規則,實現優勝劣汰,保持健康經營生態。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後,爲商家的合理利潤空間和合法權益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