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港交所下市在即 清算人:排除現階段整體重組可能
曾是大陸第一房企的中國恆大集團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在8月25日從港交所下市。彭博指出,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算人表示,中國恆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大陸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路透資料照
曾是大陸第一房企的中國恆大集團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在8月25日從港交所下市。彭博指出,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算人表示,中國恆大集團的債務負擔達到3,500億港元(約新臺幣1.3兆元),遠高於此前估計,這家大陸房地產公司現階段難以實現整體重組。
報導稱,清算人在12日發佈的進展報告中表示,清算人收到187份債權證明表,總金額遠超恆大2022年12月財報中披露的275億美元負債。不過,清算人警告,新的債務數字並非最終金額,因可能會有更多債權申索出現,所有申索都需經清算人正式判定。
自2024年1月安邁顧問董事總經理米德爾頓與黃詠詩,被香港法庭委任爲恆大清算人以來,2人一直在翻查文件、揭開復雜的公司結構,協助債權人追回資金。清算人在清算進展報告指出,目前已掌控與恆大相關的100多家公司,包括持有恆大物業股權的CEG Holdings,這些公司的資產價值總額約爲270億港元,「清盤人現時無法估計最終可從該等實體變現的金額。」
清算人還稱,恆大集團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擁有超過3,000個法律實體,在280多個城市擁有約1,300個開發中項目,清算程序十分耗時。中國恆大最早於2021年發生違約,引發大陸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震盪,至今房市仍未能東山再起。
另,恆大物業集團公司也擁有3,000個項目。清算人稱,債權人特別關注這一部分資產的處理,因爲它代表「重大的潛在價值來源」,清算人並已將該項資產的變現工作列爲最高優先事項。清算人還稱,儘管沒有法律強制要求,但由於這起清算案引起廣泛關注,他們仍決定在近日發佈進展報告。
清算人稱,迄今爲止的變現金額有限,僅爲2億5,500萬美元。其中約1億6,700萬美元已回籠至恆大,但由於存在複雜的所有權結構,持份者不應假設這筆資金都將歸恆大所有。
路透指,恆大的兩項最有價值資產是其在上市子公司:恆大物業與恆大新能源汽車中的股份,清算人正爲此尋找買家。對於物業管理業務,清算人已聘請法律與財務顧問協助出售。
由於尚無可行且全面的重組方案,清算人表示將繼續專注於資產變現,以及調查破產原因與相關潛在索賠。同時,清算人已對普華永道(PwC)採取法律行動,指控其在爲集團提供服務時存在「疏忽」與「失實陳述」。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恆大12日公告,將在25日從港交所下市。恆大公告顯示,該公司本月8日收到港交所信函,表示基於公司未能滿足港交所對其施加的復牌指引中的要求,且股份一直暫停買賣,並未於2025年7月28日前恢復買賣,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根據上市規則,已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